英伟达(NVIDIA)正致力于向人工智能机架级服务器战略转型,不再仅满足于承担供应链中的单一环节,而是意图攫取“完整产业链价值”。

英伟达将直接向供应商提供完整系统解决方案,通过统一机架设计加速部署进程
需知英伟达现有AI供应链由多家合作伙伴分工完成终端产品的不同模块。在AI服务器机架制造领域,富士康(Foxconn)、广达电脑(Quanta)与纬创资通(Wistron)等台湾企业占据核心制造地位。传统模式下,英伟达仅提供AI图形处理器或比安卡端口UPB(Bianca Port UPB)等服务器配置所需组件。但在纬创资通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一位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师透露英伟达正转向“直接供应”完整系统。
传统模式中,英伟达始终将GPU与主板等服务器机架核心部件保留在自有体系内,其余机架架构则交由富士康与广达电脑等供应商完成。在机架规模配置尚不庞大的初期阶段,该模式确实成效显著。但如今这家绿色阵营巨头正谋求变革,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英伟达将直接向合作伙伴提供Level-10系统,旨在统一机架设计并大幅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综合来看,英伟达将向富士康、广达电脑等企业提供标准化“设计蓝图”,供应商需严格按规范生产AI系统。此举将杜绝供应商自行设计独立机架架构的情况。实际上,当英伟达推出定义整机物理与电气架构的MGX架构(MGX architecture)时,就已显露出从单一节点向完整机架级“AI工厂”转型的战略意图。
通过这种新模式,系统80%的架构已由英伟达预定义并验证通过,部署周期可从原本的9至12个月压缩至90天。这意味着鲁宾/鲁宾CPX(Rubin/Rubin CPX)等新一代架构将更快交付客户。全系统销售模式不仅为绿色阵营带来更高利润空间,更有助于拓展潜在市场规模。正如纬创资通所言,该模式同样使供应商受益。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系统供应商是英伟达或其他客户,无论终端客户是谁,实际制造工作仍由纬创资通完成。因此从纬创资通视角来看,此业务模式并未产生重大冲击,反而认为这对其具有积极意义。
显然,英伟达正试图从纯粹的“AI芯片”业务转向由其主导开发的完整基础设施体系。据现有迹象表明,此举将显著加速AI系统在市场中的部署进程。但目前必须注意,英伟达尚未官方确认这一战略转型。由于涉及供应商内部事务,具体发展态势仍需持续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