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的日益激烈的竞争显然令英伟达(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感到不安,他将华为视为一个“强大”的对手,并认为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国本土技术能力正在迅速提升。对北京而言,华为是目前最具竞争力的本土选择之一,该公司已成功“革新”了本土人工智能计算的发展。自中国参与人工智能竞赛以来,华为一直在开发合适的硬件解决方案,作为英伟达产品的可行替代品。随着该公司最近围绕人工智能发布的一系列公告,看来黄仁勋对这家中国公司“重视”了许多。在2025年亚太区问答环节接受媒体采访时,英伟达首席执行官发表了以下看法:
问:像华为这样的中国公司正在积极追赶英伟达。英伟达对此作何评价?
黄仁勋:英伟达是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技术公司,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然而,低估像华为这样的竞争对手将是愚蠢的。华为已经掌握了5G通信技术,并能制造出色的智能手机。他们早已具备相关技术,因此华为发布云矩阵公告并不令人意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非常认真地对待这场竞争。随着中国迅速追赶,英伟达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前进。
华为最近公布了一项详尽且持续至2027年的人工智能芯片发展路线图,其产品将采用自研HBM并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此外,该公司计划通过其下一代Atlas SuperPoD机架级解决方案显著提升竞争力,据称通过在单个集群中部署8,192颗Ascend 950人工智能芯片,可提供媲美英伟达Rubin架构的性能。该公司通过核心创建一种“堆叠式”机架架构,成功将计算能力提升至新高度,这正是其能够承诺提供巨大算力的原因。
英伟达的首席执行官意识到,华为正在人工智能竞赛中取得进展,而且由于“绿队”(指英伟达)已被排除在中国市场数月之久,该公司无法与本土替代品竞争。英伟达一直难以在中国推出Blackwell人工智能芯片,而华为的发展步伐则计划与Rubin架构竞争。这表明,对黄仁勋而言,进入中国市场并非唯一问题,与华为竞争则是另一个挑战。
目前,我们对于英伟达与中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完全“无从预测”,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华为在计算领域的进步不会停止,终有一天,英伟达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将不再是中国本土CSP和人工智能巨头的首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