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的产品路线图持续推进:公司确认了下一代Zen 7架构的存在,公布了2026年和2027年的“戈耳工”(Gorgon)与“美杜莎”(Medusa)处理器,并简要谈及下一代PC显卡规划。

在周二的金融分析师日活动上,AMD向华尔街投资者与分析团队阐述了业务布局。值得注意的是,议程反映出公司战略重心的转移——由于AMD大部分营收现已来自数据中心业务,客户端业务仅被分配了二十分钟展示时间。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Lisa Su)更将数据中心定位为“最具战略意义的业务”。
在主题演讲中,AMD首席技术官马克·裴波马斯特(Mark Papermaster)宣布公司正在研发下一代Zen 7架构,该架构将成为未来锐龙(Ryzen)处理器的核心。苏姿丰透露,在台式机领域AMD已占据50%以上的渠道市场份额。
“我们已交付五代Zen架构处理器,”裴波马斯特表示,“我们将其划分为高性能版、能效紧凑版、云优化版(亦用于网络设备),同时保持指令集架构的一致性。通过小芯片战略,我们踏足了其他企业不愿涉足的领域。”
目前Zen 5架构是锐龙9000系列的基石,而Zen 6架构将首发于今年推出的下一代EPYC服务器处理器。虽然裴波马斯特未具体说明Zen 7细节,但在路线图幻灯片中予以展示。值得注意的是,AMD持续采用交替研发模式,每个架构团队负责单代产品开发(这意味着Zen 5团队已转向Zen 7研发),并为每代Zen架构同步开发性能核心与能效核心。
在显卡领域,裴波马斯特初步披露了AMD台式显卡路线图,强调公司既注重提升GPU图形性能,也致力于拓展边缘计算应用场景。同时他展示了神经网络处理器路线图的改进方向,计划提升AI算力与能效表现。
主管计算与图形事业部的AMD高级副总裁杰克·休恩(Jack Huynh)虽未透露技术细节,但指出公司将进军边缘AI领域,同时巩固移动设备、工作站与台式机市场的既有地位。他特别展示了下一代处理器家族“戈耳工”与“美杜莎”的规划。
值得关注的是,AMD近期开始采用“处理器家族名称+功能定位”的命名体系,例如“Strix Point”(锐龙AI 300系列)与“Strix Halo”(锐龙AI Max),同期还推出了中端芯片“Krackan Point”。休恩展示的幻灯片进一步确认,2026年面世的“戈耳工”将用于中端笔记本,2027年的“美杜莎”则作为其迭代产品。
休恩强调AMD奉行“全场景渗透”的PC战略,将AI注入所有产品线:“未来AI PC的基石必将由AMD构筑。”他总结道:“我们已积累强大发展动能,拥有清晰的市场引领路径。当前我们正迈入新时代——AI正在重塑PC体验,重新定义产品组合中所有设备的计算范式。这不仅是普通的产品周期,更是十年一遇的行业变革。我们的下一篇章将是扩展客户端业务、深化技术优势、通过边缘AI开启新增量。若今日需留下结语,那便是:AMD已准备好引领游戏与AI PC的新纪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