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在众多领域得到应用,游戏开发亦不例外。海外媒体TechRaptor根据游戏发行平台Steam十月举办的“Steam Next Fest”活动数据,对该活动参展作品中人工智能的使用情况展开了调研。

Cover Image

Valve运营的Steam平台每年会多次举办惯例活动“Steam Next Fest”,集中发布即将上市游戏的免费试玩版。上月举办的“Steam Next Fest 2025年10月 Edition”持续约一周。据Valve透露,活动期间最受玩家欢迎的试玩作品包括基于物理演算的中世纪战斗模拟游戏《Half Sword》以及角色扮演系列《Heroes of Might and Magic》最新作《Heroes of Might and Magic: Olden Era》等。

TechRaptor的调查显示,本次Steam Next Fest共有2960款作品参展,其中507款公开声明使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约17%的作品以不同形式运用了这项技术。该媒体进一步将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分类统计(若作品涉及多个应用类别则重复计算)。

游戏内美术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最为突出,公开声明的作品达286款,占比56.41%。市场营销领域紧随其后,涉及作品136款,占比26.82%,主要应用于宣传横幅与预告片等推广材料。配音与音乐制作分别涵盖61款56款作品,占比12.03%11.05%,而剧本创作、本地化翻译及程序编码等领域的应用比例均不足10%。由此可见,虽然生成式人工智能已渗透至游戏开发的多个环节,但目前仍主要集中于游戏内美术素材与宣传物料的创作。

另据非官方数据库SteamDB数据显示,2024年发布的游戏中,公开人工智能使用声明的作品为2154款,占当年总量18583款11.6%;而至2025年11月,该数字已升至3525款,占16774款作品的21.0%,公开使用人工智能的作品数量在一年内实现了近翻倍增长。

从上述分类中可见,从概念构思到资源素材制作,再到本地化翻译与旁白生成,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Steam平台(尤其独立游戏)开发流程的各个环节。例如今年10月发布的合作恐怖游戏《MIMESIS》便创新性地引入了非玩家角色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模仿玩家行为的设计机制,展现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催生全新游戏体验的潜力。

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始终伴随着版权合规隐患。尽管Steam平台明确规定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游戏不得包含侵权内容,但需注意平台审核所依据的数据本质上仍基于开发者自行申报的信息。TechRaptor在调研中指出,部分作品的申报内容缺乏具体细节,其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方式仍不明确,这成为当前审核机制亟待完善的环节。

目前各国正在积极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立法进程,但现阶段相关风险依然存在。Steam平台曾明确表示,当前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规则将结合提交作品的特性和法律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在消除现有隐患的申报流程优化与审核强化措施之外,游戏产业在人工智能技术浪潮中的发展走向将持续受到业界关注。


文章标签: #生成式AI #游戏开发 #Steam平台 #美术设计 #版权合规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