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前所未有的DRAM危机正在上演,而人工智能又在另一个领域掀起波澜:存储领域。为规避交货周期影响,使用近线HDD的数据中心正转向SSD,这导致NAND闪存供应紧缩——随着对AGI的贪婪需求持续增长,这种紧缩态势只会不断加剧。据《电子时报》报道,群联电子首席执行官潘健成(Khein-Seng Pua)确认,NAND价格在过去六个月涨幅超一倍,并预计此态势将持续一段时间。事实上,2026年全年NAND产能已被预订一空。

同一款1TB TLC芯片在今年7月价格仅为4.80美元,如今已涨至10.70美元。单看涨幅或许不大,但规模效应带来的连锁反应将产生巨大影响。最终为此新增成本买单的,正是打算组装下一台电脑的终端消费者。对于潘健成表示群联优先保障的企业客户而言,由于AI热潮为投资构筑了防火墙,其资方仍可持续注入资金。
连旧款MLC存储芯片价格也实现翻倍,且自上月以来这种急速通胀仍在加速。潘健成预计NAND短缺将持续数年,尤其考虑到制造商对新建厂房投资持悲观态度。据群联透露,为满足需求新建的生产线最早也要到2027年底才能投产。在近期财报电话会议上,他进一步强调“所有NAND制造商均告知我们2026年产能已售罄,全部产能预订一空”。
群联电子(Phison)在2025年第三季度创下年度最佳业绩,营收达181.4亿新台币(5.6亿美元),同比增长30%。除因下一代存储研发导致营业利润率降至7.9%外,其余指标全线飘红。公司当前库存达1.02万亿新台币(315.3亿美元),主要面向非零售市场。
继闪迪(SanDisk)宣布NAND提价50%后,群联也跟进调价。潘健成表示,因企业级市场利润更高,公司正战略性地优先保障服务器客户而非零售消费者,其企业级SSD业务现已贡献总销售额的30%。供应紧张将成为新常态,这位首席执行官证实交货周期持续高企——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群联平均库存周转天数已达224天。此前另一份《电子时报》报告指出,替代HDD的QLC NAND订单交付已排至两年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