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五”最初只是一个促销日,如今已演变为全球购物狂欢。但参与规模越大,对犯罪分子而言诱惑力就越强……

奥地利事实核查机构米米卡马(Mimikama)指出,安全研究人员近期观察到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掀起的新一轮诈骗浪潮:包括以假乱真的虚拟网店、名人深度伪造视频,以及通过社交媒体和短信实施的钓鱼攻击。其目标群体可谓无所不包。
由于这些骗局由经过真实性训练的人工智能系统生成,绝大多数几乎难以辨识真伪。诈骗手段已全面升级。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只需数分钟就能创建完整的在线商店——包括看似正规的商标、产品图片和虚假评价。这些页面甚至能与真实品牌官网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不法分子刻意运用心理战术吸引消费者:通过“今日限定”的限时折扣或“仅剩3件”的库存提示制造紧迫感,促使用户冲动消费。
另一大隐患是深度伪造视频——明星和知名人士仿佛在为这些虚假网站宣传独家“黑五”优惠。实际上这些影像是人工智能生成的,当事人通常毫不知情。
受这类视频蒙骗的消费者往往误入虚假网店或泄露敏感信息,最终导致财产损失、信用卡信息被盗或设备感染恶意软件。据米米卡马透露,实施此类人工智能诈骗的已不再是散兵游勇,而是整个犯罪网络。相关工具可随意获取且无需专业知识,短短数日便能创建成千上万的虚假网店和营销活动。
脸书(Facebook)、Instagram和TikTok等平台往往反应滞后。当虚假视频被删除时,损害通常早已造成。支付处理商和电商平台同样应对迟缓,大多只能在诈骗交易发生后才能识别。
安全专家强调,问题的核心在于数字化进程已远超消费者保护机制的发展速度。为避免在今年“黑五”季沦为人工智能诈骗的受害者,消费者权益组织建议采取以下简单有效的防范措施:
仔细核查链接:切勿直接点击邮件、短信或社交媒体中的链接,最好在浏览器手动输入网址
谨慎查验网址:注意拼写错误、多余字符或异常域名后缀,这些均为危险信号
识别深度伪造:不自然的面部表情、模糊的唇部动作和闪烁不定的光线可能是伪造迹象
选用安全支付方式:优先支持退款的支付渠道,包括大多数主流信用卡及PayPal等支付处理服务
警惕社交媒体优惠:不要轻信明星视频或网红推广,务必核实官方店铺
拒绝时间胁迫:切勿被倒计时提示或所谓的“库存告急”误导进行冲动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