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勇于探索的电子技术视频博主解决了一桩长达三十年的“Amiga谜案”。早在1993年,罗伯·史密斯(Rob Smith)就尝试为他的Amiga电脑制作一款DIY采样器。尽管他竭尽全力——仔细遵循杂志刊登的指南,甚至向当地Maplin电子商店的极客们求助——最终完成的采样器却始终无法正常工作。32年后的今天,凭借丰富的经验,他重新拾起了这个项目。剧透警告:他最终发现并纠正了《CU Amiga》第039期杂志指南中的错误。

史密斯解释道,当时他正在攒钱购买成品声音采样器扩展设备,这时他看到了上述《CU Amiga》杂志及其DIY制作“通用”采样器的分步指南。通常,Amiga用户会用这类设备采集音频样本,用于开发游戏、演示程序、幻灯片以及ProTracker音乐作品。这个项目吸引他之处在于它将计算机与DIY电子兴趣结合了起来。
当初为这个省钱项目投入心血却最终失败,想必令人十分沮丧。据史密斯回忆,他最终扔掉了大部分零件,但保留了关键的模数转换器芯片,因为那是最昂贵的组件之一。
手握这枚相同的元件,史密斯决定再次尝试制作DIY Amiga采样器,这一次,他有了经验以及互联网的海量资源作为后盾。在2025年严格遵循杂志说明进行操作,却得到了与1993年相同的结果:设备毫无反应,并且在被调用时甚至会导致Amiga电脑崩溃。
追踪DIY教程中的错误
在极其仔细地遵循《CU Amiga》第039期的印刷教程后,史密斯相当快地发现了至少一个明显的错误。他查阅了《CU Amiga》第040期,发现其中“打造你自己的采样器第二部分”教程包含了对第039期中单声道采样器的更正!
《CU Amiga》第040期将其归咎于排版错误,指出“C1本应是一个47uF的电容。”而上个月出版的杂志将该元件错误地列为“7uF”。哎。用烙铁快速操作几下,换上正确的元件,这个错误就得到了纠正。
然而,修正这个元件不匹配的问题并未奏效,因此史密斯不得不进行更多调查和调试。最终,他发现设备的时钟信号本应为约30 KHz,但实际上只有287 Hz。
参考了ADC数据手册并做出了有根据的推断后,史密斯决定将时钟调节电容从470nF更换为20pF。这是一个急剧的减小,但确实起了作用。电容的更换将设备时钟提升至1.6 MHz,DIY采样器终于开始能与经典的Amiga采样器识别工具(如Audition 4和ProTracker)协同工作了。
采样器扩展设备曾在Amiga和ST电脑用户中风靡一时
笔者本人也曾享受过在16位时代电脑上采样的乐趣。不过,我当时使用的是Microdeal公司出品的商用Stereo Master采样卡及软件包,搭配一台Atari STe电脑。记得当时花了39英镑。承担像DIY采样器这样的项目意味着要在元件上花费不少,而且电子制作/焊接当时并非我的爱好。
电子爱好者罗伯·史密斯此前也曾亮相于Tom's Hardware的版面。上次我们报道他的作品,是因为他开发了一款受《异形》启发的“全功能M314运动追踪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