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威尔·特雷西(Will Tracy)从未刻意创作一部如此切中时弊的作品,但《布谷尼亚》(Bugonia)恰恰成为了这样一部电影——这部由导演约格斯·兰斯莫斯(Yorgos Lanthimos)执导的时事讽刺片,对当今政治气候的批判显得尤为尖锐。该片翻拍自2003年的韩国电影,故事讲述一名阴谋论者(杰西·普莱蒙(Jesse Plemons)因坚信某制药公司著名CEO(艾玛·斯通(Emma Stone)是外星派来毁灭地球的使者而将其绑架。影片充斥着与现实世界妄想叙事、虚假信息的呼应,并提醒着人类正在亲手摧毁自己的星球,不难理解为何《布谷尼亚》被视作具有文化相关性。

在独家专访中,《布谷尼亚》编剧威尔·特雷西深入剖析了他的创作过程,坦言故事很大程度上源于他所处的压抑环境。特雷西表示,新冠疫情期间的迷茫与偏执,以及随后数年间的种种事件,共同塑造了剧本内核:
“我是在疫情最严峻时期创作这部电影的,某种程度上至今仍笼罩在那段隔离岁月的阴影中。那种孤立、猜疑、困惑的感受——不知该相信官方说法、非官方说法还是各种相互矛盾的信息——所有这些叙事都令人难以获得真正的满足感,也未能指引个人或社群走向任何建设性的方向。”
《布谷尼亚》揭示了人们为自己构建的认知牢笼。随着人工智能崛起与虚假信息泛滥,网络社交平台用户塑造自我叙事的方式已变得危险。特雷西指出,这正是塑造杰西·普莱蒙饰演的泰迪角色的关键:这个被悲伤与愤怒吞噬的角色,以其冷酷残忍的世界观编织了自己的叙事逻辑。编剧强调:“有些人会自创故事。对我而言,泰迪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在电影中演绎了一个不断自我说服、坚信某种‘真相’的个体。而值得玩味的是,他坚信的许多事情并非完全错误。”
《布谷尼亚》的情节展开需要亲身体验才能领悟,但影片灰暗的结局深刻体现了兰斯莫斯与特雷西如何通过电影抒解对世界现状的焦虑。特雷西进一步阐释角色行为动机:“当你环视这个充满弊病的世界,该如何自处?你可以戴上眼罩埋头赚钱,可以用娱乐麻痹自己,或者尝试采取行动…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在执行拯救某种事物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