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Channel37于11月6日启动了生存工艺游戏《最终守护者》(The Last Caretaker)的抢先体验,支持PC(Steam/Epic Games商店)平台,游戏内支持简体中文界面。

在这款以淹没世界为背景的生存工艺射击游戏中,玩家将扮演受命拯救人类的机器人“守护者”,在浩瀚汪洋中展开冒险。游戏世界绝大部分已被洪水吞噬,四处散落着破损的机器人残骸,却不见任何人类踪迹。玩家需要探索世界各地残存的设施,收集重建人类文明所需的“物种基因”,并在名为“拉撒路复合体”的设施中进行培育再生。更宏大的使命在于修复并重启远古火箭发射基地“摩西”,将复苏的人类送往新天地。
游戏采用第一人称视角,支持物品收集使用、近战射击、抓取移动等操作。特色玩法之一是电缆连接系统——通过电力电缆将发电设备、便携电池等电源与各类设施连接即可实现供电。除电力线路外还存在燃料输送管道,要维持大型设施运转需要构建复杂的管线网络。值得注意的是,玩家角色本身依靠电力驱动,电池容量相当于传统生存游戏的饱食度设定,通过连接电源电缆即可进行充电。
制作系统除常规物资收集与物品合成外,还包含拆解回收机制。看似无用的废弃物经过巧妙加工可能转化为重要资源,整个世界都蕴藏着待发掘的宝贵材料。探索过程中将遭遇战斗场景,玩家角色拥有等级成长体系,升级后可解锁新配方与强化各项属性——无论是延长持续活动时间还是提升负重能力,都为玩家提供了多样化的成长路径。
本作自开启抢先体验后迅速获得玩家关注,Steam平台在发售首日即达成峰值4800人同时在线纪录(数据来源SteamDB)。游戏口碑表现优异,截至发稿时收集的约200篇用户评测中85%给出好评,达成“特别好评”成就。
作为一款通过工艺建造强化基地舰船,同时在浩瀚海洋中追寻人类存续使命的作品,随着制作系统的深入,玩家舰船将逐步升级完善。推进游戏进程还能感受到冒险任务的宏伟格局,以及那些怀揣共同目标却已化为残骸的机器人同伴所营造的寂寥世界观。玩家评测中对游戏系统与叙事内核均给予高度评价。虽因刚开启抢先体验存在稳定性方面的批评,但多数玩家仍对内容质量表示认可,期待后续优化更新。
开发团队Channel37是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独立游戏工作室,虽为首部作品,但汇聚了曾参与《特技摩托》系列物理编程的韦萨·哈洛宁(Vesa Halonen)等经验丰富的成员。预计抢先体验阶段将持续约1年,期间将着重扩展探索、制作、生存、战斗等核心系统,并根据社区反馈进行平衡性调整。
《最终守护者》现已在PC(Steam/Epic Games商店)平台发售,两大商店均开启首发特惠,截至11月14日前可享九折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