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昂贵的笔记本电脑通常配备色彩鲜艳、画质精美、分辨率高的OLED面板,视觉效果令人惊艳。但这些OLED屏幕几乎总是镜面屏,这意味着它们容易受到眩光和反光的困扰。在实际使用中,我更喜欢雾面IPS显示屏——它们在理想光照条件下或许稍逊一筹,但在其他任何场景下都更具实用性。

Cover Image

若您的笔记本电脑始终在光照完美的桌面上使用,那么OLED无疑是绝佳选择。但若需携带外出,阳光对于炫丽的OLED面板堪称克星。那些高端OLED显示选项?在实际使用环境中未必总能体现其高端价值。

镜面屏才是症结所在

我反复提及OLED,但核心问题在于显示屏涂层:镜面与雾面之别。镜面显示屏色彩更鲜艳透亮,但在阳光、顶灯及其他复杂光照环境下会产生更严重眩光。我经常发现镜面笔记本屏幕在户外根本无法看清,而雾面面板则始终表现稳定。

遗憾的是,OLED面板几乎清一色采用镜面设计。目前已知的唯一例外是三星玄龙骑士OLED G8(Samsung Odyssey OLED G8)桌面显示器,它搭载了采用雾面涂层的OLED面板。我本人就拥有一台,将其置于办公室使用——在自然光如此充沛的房间内,我绝不会选择镜面屏!

即便选择IPS面板也未必能彻底解决问题。IPS面板同样存在雾面与镜面版本,我评测过的某些高端笔记本甚至配备了效果出众的防反射涂层。可惜的是,许多IPS笔记本同样采用镜面显示屏。

触控屏设备往往采用镜面设计

若笔记本配备触控屏,大概率会采用镜面表层。无论是传统翻盖触控笔记本、二合一变形本还是支持笔输入设备,玻璃表层往往设计为光滑镜面以保障触控顺滑度。雾面质感表面不够光滑,因此并非触控显示屏的理想选择。

顺便提醒,镜面与否并非绝对与价格挂钩。许多搭载廉价IPS面板的笔记本仍配备镜面屏,而我也亲身体验过采用雾面屏的平价笔记本。

配备IPS面板与雾面屏的笔记本在商务本领域尤为常见,这类设备主要用于在光照条件欠佳的环境(无论是户外还是荧光灯下)处理工作。不过,“高端”商务笔记本确实倾向于搭载支持触控笔输入的镜面OLED触控屏。

镜面与雾面面板:此消彼长的抉择

不存在完美解决方案。镜面显示屏光彩夺目,在理想光照条件下(例如暗室)能带来震撼视觉体验。坦白说,我在室内使用时也常为之倾倒。

但对于强调便携性的笔记本而言,当我将其带至户外,阳光照射屏幕的瞬间,镜面屏的魅力便荡然无存。即便采用厂商加持的防反射涂层,眩光问题依然存在。

与此同时,雾面显示屏初看并不惊艳。在理想光照条件下并列对比,你会发现雾面屏显得更为“暗淡”,色彩表现力相去甚远。

但当你置身复杂光照环境——户外阳光、头顶荧光灯、或任何光线明暗不受控的空间——雾面屏在可读性、反光控制和视觉疲劳方面的优势便得以彰显。

因此,请做出选择:是选择色彩绚丽但反光强烈、容易导致视觉疲劳的显示屏,还是选择色彩稍逊但能在复杂光照环境下呵护双眼的显示屏?

好消息是,若您寻找的是置于光照良好房间内使用的高性能游戏本,这便不成问题。主要困扰的是需要随身携带应对多种场景的移动设备。

选购OLED笔记本的额外考量

并非所有镜面OLED显示屏在户外都难以辨认。若您执意选择镜面OLED,我建议关注屏幕亮度参数。显示亮度越高,越能克服强光环境保持可读性(此原则同样适用于雾面IPS显示屏)。

户外使用OLED笔记本时,亮度是至关重要的指标。仅达400尼特亮度的屏幕在强光下的可读性,远逊于能达到800甚至1000尼特的机型。可用亮度越高,适应能力越强——但这终究属于强制解决方案。

此外,虽然存在配备防反射涂层或表面处理的OLED面板,但这些处理技术参差不齐……且部分方案成本高昂。每种方案都是折衷之选。例如,若始终在完美光照环境下使用OLED笔记本,则无需防反射涂层,因为它会削弱镜面屏与生俱来的鲜活画质。

我拥有一台1TB版Steam Deck OLED,虽然高端OLED型号采用减少反光眩光的“优质防眩光蚀刻玻璃”,但标准OLED型号(未经过蚀刻处理)的画质略显鲜活。同样,我的三星G80SD显示器为办公室提供了绝佳的大尺寸OLED显示方案,不必担心窗边阳光影响阅读。

简言之,若您选购的OLED屏幕笔记本需在复杂光照条件下使用,务必确保其具备充足亮度并搭载防反射涂层或表面处理技术。

镜面与雾面:各具魅力的选择

“镜面”与“雾面”这类参数通常不会出现在规格表的突出位置。但对于笔记本这类移动设备而言,屏幕反光特性即使不被重点标注,实际影响却举足轻重。

我真心热爱OLED显示屏。当我评测高端OLED笔记本且处于完美光照环境时,完全理解人们为何愿意容忍反光问题。但当阳光穿透云层之时……

若您计划购买笔记本并主要在户外使用,请三思是否选择高端镜面OLED机型。一款价格更亲民的雾面IPS显示屏,反而可能带来更卓越的体验感受。


文章标签: #OLED #雾面屏 #镜面屏 #笔记本 #显示屏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