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许多报道都指出,除了中国市场外,苹果iPhone Air的整体需求态势似乎略显疲软。而在中国,这款新机型却一炮而红,主要得益于其仅支持eSIM的创新设计——要知道,在中国大陆地区,智能手机的eSIM功能直到几天前才正式开放。

Cover Image

但总体而言,苹果似乎认为iPhone Air的市场反响尚可接受,因此决定保留其后续机型——iPhone Air 2。华尔街巨头摩根大通(JP Morgan)提供了一份截至2027年的苹果iPhone发布规格对比图,图中赫然保留了iPhone Air 2iPhone Air 3。这家投行的分析师向来擅长从苹果庞大的供应链中挖掘关键信息,其近期发布的投资报告也颇具启示性,尤其关乎iPhone Air系列机型的未来命运。

正如马克斯·温巴赫(Max Weinbach)在上述推文中所揭示的,摩根大通已将iPhone Air 2列入2026年计划,将iPhone Air 3列入2027年计划——这与市场上日渐盛行的“该新机型将被停产”的论调截然相反。

这一判断与TD Cowen近期的报告不谋而合。该机构声称,苹果并未改变iPhone Air的生产节奏,并通过“实地调研”验证了先前对这款超薄iPhone的产量预估:TD Cowen维持预期,苹果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生产300万台iPhone Air,并在今年第四季度生产700万台

然而另一方面,KeyBanc Capital10月发布的调查中发现“iPhone Air几乎无人问津,消费者对折叠屏设备的付费意愿也相当有限”。与此同时,《日经亚洲》报道称,这家库比蒂诺科技巨头正在削减iPhone Air的生产计划,同时增加iPhone 17系列其他型号的订单。著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Ming-Chi Kuo)随后佐证了这一观点,他表示大多数iPhone Air供应商预计将该机型产能削减80%以上

尽管如此,在TD Cowen坚决否认停产传闻、以及摩根大通重申苹果对保留iPhone Air产品线的隐性承诺之后,我们可以确信:只要这款新形态设备的需求不发生剧烈震荡,iPhone Air 23都将在未来如期而至。


文章标签: #苹果 #iPhoneAir #eSIM #摩根大通 #需求分析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