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传奇即将开启新篇章。继《异形:罗穆卢斯》(Alien: Romulus)在口碑与商业层面成功重启这一经典科幻系列后,《异形:罗穆卢斯2》的诞生可谓顺理成章。2024版导演费德·阿尔瓦雷斯(Fede Álvarez)已参与续集剧本开发,但将把导筒交予一位尚未公布的接任者。

Cover Image

无论如何,所有迹象都表明《异形:罗穆卢斯2》将继续前作的故事线——尤其是在凯莉·斯佩尼(Cailee Spaeny)饰演的雷恩大卫·约翰森(David Jonsson)饰演的安迪从《异形:罗穆卢斯》血腥结局中幸存之后。鉴于这些角色的人气,续集的走向合情合理且令人振奋,但这同时也让系列长期存在的某个问题依旧悬而未决。

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的异形前传故事仍未被完整讲述。必须承认,斯科特通过《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与《异形:契约》(Alien: Covenant)回归《异形》系列的手法堪称离经叛道。《普罗米修斯》尤其独特地跳脱了传统异形模式,甚至在表层叙事上都与既有故事关联甚微。《异形:契约》虽恢复了部分经典元素,却进一步加深了前作设下的谜团。

或许正因如此,斯科特的前传作品未能像《异形:罗穆卢斯》那样迅速引发共鸣,反而招致了更为两极分化的评价。所幸时光抚平了争议。后续重映让《普罗米修斯》与《异形:契约》重新获得审视,当观众不再以传统异形电影的标准期待时,反而能领会斯科特赋予这两部作品的独特内涵。

然而斯科特的真实意图至今未明。《异形:契约》的结局留下了大量未解之谜,其中最核心的便是为异形宇宙增添厚重篇章的工程师族(Engineers)。这群无毛巨人既创造了地球人类文明,又曾计划在我们发展成熟前实施毁灭。

工程师族的动机何在?他们的起源是什么?与异形的真正关联为何?人类为何要被清除?这些线索在《异形:契约》后始终悬而未决。尽管部分答案可推测得知(例如工程师族可能因人类暴力本性而决定清除),但观众更期待通过银幕呈现确切解答。

还有迈克尔·法斯宾德(Michael Fassbender)饰演的大卫及其缓慢推进的终极计划。从《异形:契约》结局可推断大卫企图创造异形种族并自封为神,但他的胜利更像是在为续作铺垫——本该有部电影讲述大卫实践野心并( presumably )被英雄挫败的故事。

异形自身的起源也愈发混乱。《普罗米修斯》与《异形:契约》让这种生物的来历扑朔迷离。它们最初似是自然物种,先后被工程师族和大卫逆向改造,但观众至今仍在自行拼凑完整脉络。

未完结的前传如何影响《异形:罗穆卢斯2》

若说《异形:契约》像是宏大故事的中章,那正是因为其本就按此设计。2015年斯科特曾公开表示计划在《普罗米修斯》后制作两部、甚至三部前传( via FilmFutter )。但由于《异形:契约》反响平淡,这些计划在随后五年间逐渐搁浅。

进入2020年代,随着迪士尼收购福克斯,创作方向转向更传统的异形电影,最终催生了《异形:罗穆卢斯》。斯科特本人此后关于是否继续参与该系列的表态也始终矛盾:2024年末有报道称他将执导新异形电影,半年后却对Screen Rant表示“我认为自己做得够多了”,待到八月又改口“若有好创意肯定会再拍前传”。

通常像《异形》这般规模的系列足以平衡多线叙事,但斯科特的前传已深深植入系列基因,其未完成状态必然产生连锁反应。虽说缺少第三部前传并未使《异形:罗穆卢斯》质量受损,但观众确实难以摆脱前传谜团的影响——面对关于异形本质的重重疑问,以及可能潜伏在阴影中的大卫,初次观看时总不免带着对《普罗米修斯》谜题的执念。

费德·阿尔瓦雷斯显然意识到这点,因此在片中引入了《普罗米修斯》的黑色黏液,但这终究非他应当讲述的故事。如今,《异形:罗穆卢斯2》将面临相同困境。

作为影迷,我们天生渴望“串联线索”——将经典作品的设定与新作交织,防止宝贵素材被时代湮没。对于长寿IP而言,本就有责任为观众完成这种串联,否则所谓共享宇宙(异形正是如此)与彻底重启有何区别?

在雷德利·斯科特完成他从《普罗米修斯》启程的宇宙奠基之前,每部异形新作都将背负这份沉重遗产。这将成为观众心照不宣的“抱脸虫”——当人们沉浸于新作时,总不免思忖这部作品是否会解答那些尘封十余年的终极疑问。


文章标签: #异形 #前传 #雷德利斯科特 #工程师 #大卫

负责编辑

  星鸢依依 

  愿我的生命如星光般璀璨夺目,如风筝般在广阔天空中自由翱翔,与心爱的人携手共舞,在无垠的天际下编织永恒的浪漫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