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Intel)前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对英伟达(Nvidia)最新布莱克威尔(Blackwell)GPU在其亚利桑那州工厂投产的消息表示赞赏。他强调,保持最尖端芯片供应链的韧性至关重要,此类举措也将助力英伟达在未来实现更快速、更宏大的发展与迭代。

这一表态略显意外,因为正是在基辛格领导下,英特尔曾极力争取英伟达的芯片代工订单。但迄今为止,即便近期英伟达达成合作协议并获美国政府支持,英特尔代工服务(Intel Foundry Services)仍未获得任何相关订单。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当部分英伟达粉丝周二遭遇恶意深度伪造骗局时,更多观众正通过GTC DC大会聆听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阐述公司对美国的战略价值。他警告称,若其出口受限将严重损害美国利益,同时强调最新布莱克威尔GPU已在美国本土及台积电(TSMC)台湾工厂同步生产——当前全球绝大多数尖端芯片仍由后者制造。
基辛格对此消息深感欣慰,并在X平台发文称:“我多年始终主张需在美国制造最先进产品,对此进展倍感欣喜。全球最重要的技术——半导体——需要更具韧性的供应链。干得漂亮,加速推进,扩大产能……”
过去一年间,英伟达与众多科技巨头纷纷宣布在美大型基建项目。这既源于企业希望规避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1月再度执政后对多行业及国家实施的反复无常的贸易关税与出口限制,也折射出全球技术本土化与多极化供应链的发展趋势——这些供应链正逐渐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反之亦然。
即便对看似次要的芯片企业(如荷兰尼仕康(Nexperia)),美中双方亦展开争夺,并在稀土矿产出口问题上持续博弈。而中国可能武力攻占台湾的阴影始终笼罩着这些努力——当前全球90%的尖端芯片正产自该地区。
基辛格于2021至2024年担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其间公司经历史上最艰难阶段:在消费级与企业级CPU领域大幅落后于超威半导体(AMD),其力推的德国晶圆厂项目最终被继任者取消。不过,由其主导建设的亚利桑那州工厂近期已正式投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