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将成为票房纪录簿上值得铭记的月份——但并非出于积极原因。连续数周,各大媒体头条都在报道本月最受期待影片的惨淡表现,包括《创:战纪》(Tron: Ares)、《粉碎机器》(The Smashing Machine)、《斯普林斯汀:带我离开此地》(Springsteen: Deliver Me from Nowhere)以及《狩猎之后》(After the the Hunt)。随着《真人快打2》(Mortal Kombat 2)从10月24日延期至2026年5月,院线排片表上出现了致命缺口。

据《好莱坞报道》消息,分析公司康姆斯克(Comscore)数据显示,2025年10月北美票房总收入仅4.25亿美元,创下近27年来同期最差纪录。这一数据未计入受疫情影响多数影院未能正常营业的2020年10月——当时《信条》(Tenet)仅收获5500万美元票房。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10月虽产出3.852亿美元总票房,但当时涌现出统治淡季市场的爆款《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I Know What You Did Last Summer)及广受好评的《不羁夜》(Boogie Nights)。
十月院线究竟遭遇了什么?这个传统上处于暑期档与假日档之间的平缓期,过去常靠恐怖片黑马打破沉寂。片商往往借此时机逐步推出来自《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至《消失的爱人》(Gone Girl)等冲奥力作。然而过去十年间,十月曾凭借《毒液》(Venom)、《小丑》(Joker)、《一个明星的诞生》(A Star is Born)、《地心引力》(Gravity)与《万圣节》(Halloween)等片创造出暑期档级别的票房盛况。今年被视为顶梁柱的《创:战纪》自10月10日上映后仅收获6300万美元,其作为月度票房冠军的表现更显惨淡。而《粉碎机器》与《斯普林斯汀:带我离开此地》也未能复刻往年颁奖季热门作品的观众号召力。
院线对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临时加入战局的《舞娘派对官方实录》(The Official Release Party of a Showgirl)心怀感激——这部限时三天的演唱会电影在月初创下3400万美元本土票房。尽管《电锯人剧场版:蕾塞篇》(Chainsaw Man - The Movie: Reze Arc)未能复制《鬼灭之刃 无限城篇》的辉煌,但其以1800万美元登顶周末票房的事实,恰恰印证了十月市场的疲软。本月唯一真正的赢家当属恐怖片《黑色电话2》(The Black Phone 2):该片于10月17日上映后本土揽获5100万美元,为经历2025年多次失利的布伦屋制片公司(Blumhouse)实现业绩回暖。
破局之道尚不明朗。若迪士尼将《铁血战士:荒原》(Predator: Badlands)提档至十月而非十一月上映,或能改善局面。倘若网飞(Netflix)愿为吉尔莫·德尔·托罗(Guillermo del Toro)执导的《科学怪人》(Frankenstein)安排大规模院线发行,这部作品本可在万圣节前成为观众趋之若鹜的影院盛宴。展望2026年10月,随着《社交网络》续作《社交清算》(The Social Reckoning)、新版《街头霸王》(Street Fighter)电影以及热门动画系列改编的《降世神通:最后的气宗》(The Legend of Aang: The Last Airbender)同步登场,市场有望迎来反弹。但2025年的教训警示我们:没有任何成功是理所当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