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政治惊悚片《炸药屋》(A House of Dynamite)自本月上线流媒体后持续引发热议。这部核恐慌题材电影带领观众经历一场疯狂旅程,描绘某个国家面临迫在眉睫的核灾难。影片通过政府高层官员的视角展开,在关键时刻,美国总统必须决定是否进行报复——无论导弹由谁发射,甚至当它最终将在芝加哥上空引爆。但在蘑菇云升起前,导演凯瑟琳·毕格罗(Kathryn Bigelow)选择让片尾字幕浮现,这个极具争议的结局令部分观众拍案叫绝,也激怒了另一些人。正如编剧诺亚·奥本海姆(Noah Oppenheim)数日前所做的那样,毕格罗近日也出面为这个两极分化的结局辩护。

Cover Image

当被问及影片的反派时,毕格罗向Netflix Tudum解释道:“真正的反派是我们建立的这个体系,它本质上能让世界在一触即发中毁灭。”虽然袭击背后必然有某个国家指使,但电影始终未揭露元凶。这是导演希望留给观众自行解读的多个要点之一。她表示留下未解之谜将促使人们展开亟需的对话:

“我希望观众离开影院时思考:‘好吧,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这是个全球性问题,我当然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减少核储备。但与此同时,我们确实生活在炸药屋中。我觉得传递这个信息至关重要,这样我们才能开启对话。我们真正感兴趣的爆炸——是观众看完电影后的讨论。”

《炸药屋》的核心是18分钟令人毛骨悚然且真实得可怕的混乱。自10月24日在Netflix首播后,毕格罗的《炸药屋》迅速登顶流媒体排行榜,成为年度最受欢迎电影之一。截至发稿时,该片仍稳居Netflix全球电影热度榜首位。对于一部结局引发巨大分歧的影片而言,这个成绩实属难得。

尽管争议确实吸引了部分观众,但《炸药屋》的震撼力毋庸置疑。毕格罗对核恐慌心理的呈现堪称绝对混乱,这与我们想象中描绘美国政府内部动态的影片相去甚远——尤其考虑到美国在冷战时期曾经历相当程度的核恐慌。

《炸药屋》在这方面是否真实?虽然这不完全重要,但影片节奏近乎实时呈现。尽管剪辑手法会让你产生错觉,但三条故事线实际仅发生在18分钟的剧情时间内。对于本应做好万全准备的政府而言,这段时间相当漫长;但对于这个将改变人类命运的决定而言,它又短暂得可怕。导演对此评论道:

“只有18分钟来决定世界命运,却只有有限的信息作为决策依据。我们窥见权力殿堂之中,能力出众的精英们直面困惑、混乱与无助。”

“这部影片描绘了政府最高层人员在极端情境下被迫做出不可能抉择的群像。当反应时间仅剩18分钟时,许多政治话术都会迅速瓦解。”


文章标签: #核战惊悚 #争议结局 #毕格罗 #Netflix #政治惊悚

负责编辑

  星鸢依依 

  愿我的生命如星光般璀璨夺目,如风筝般在广阔天空中自由翱翔,与心爱的人携手共舞,在无垠的天际下编织永恒的浪漫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