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近日发布了据称是全球首台“脑启发计算实体”——名为BIE-1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其设计灵感源自人类大脑的运行机制。虽然“全球首台”的说法未必完全准确,但BIE-1确实展现出令人振奋的神经形态性能参数:据称配备1152个CPU核心4.8TB DDR5内存,同时功耗较标准AI数据中心服务器系统降低90%

Cover Image

据《南华早报》报道,这台BI Explorer 1广东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在澳门的一场发布会上正式亮相。研究人员将其体积比作迷你冰箱——这个类比相当贴切,因为据报道该设备在满负荷运行时CPU温度始终不超过70℃

类脑计算领域其实并非全新概念。英特尔(Intel)的Hala Point神经形态计算机系统是目前最著名的脑启发计算机,搭载1152个Loihi 2 CPU,每个都能模拟百万级神经元。同样采用此类架构的还有SpiNNaker 2系统,其独特之处在于完全不依赖任何SSD、HDD或GPU来运行脑启发AI模型或存储数据。

BIE-1的突破性在于其紧凑尺寸与性能主张。当传统类脑计算机需要占据整个机架空间时,这台独立设备仅需接入标准墙插电源即可运行,声称在保持同等性能前提下,功耗比“房间大小的超级计算机”降低90%。当然,“超级计算机”的定义本身存在弹性,使得该说法难以精确量化。

广东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在官网声明中强调,该设备“具有低功耗、低噪音特点,可称为微型化超级计算机,使高端智能计算能力触手可及”,并指出“可轻松部署于家庭、小型办公室乃至移动环境”。

硬件配置方面,BIE-1集成1152个CPU核心(与英特尔Hala Point的CPU数量一致)、4.8TB DDR5内存204TB存储空间。其CPU硬件与软件均为独立开发的专用系统:CPU核心模拟脑神经元结构,软件则构建AI神经网络,以非常规方式执行标准AI训练与推理任务。

研究人员宣称该设备训练速度达每秒10万token,推理速度达每秒50万token。作为参照,英伟达(Nvidia)旗舰产品Blackwell GB200 NVL72 AI服务器的推理速度为每秒150万token

作为独立整机而非机架式系统,BIE-1必将显著降低神经形态计算的应用门槛。广东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期望该设备能应用于医疗研究等更具重要意义的AI场景。

目前BIE-1的价格与上市时间尚未公布——毕竟西方互联网关于该设备的一手信息极为有限。但任何配备超过200TB高速存储的尖端技术产品必然价值不菲。若其性能能达到宣称指标的一半,都将是神经形态计算与中国AI硬件领域的重大突破。


文章标签: #类脑计算 #人工智能 #超级计算机 #神经形态 #中国科技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