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斯·皮彻福德(Randy Pitchford)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深入剖析了制作像《无主之地4》(Borderlands 4)这样的大型游戏所需的要素。这位Gearbox创始人指出,开发这类作品需要巨额投入——数百人历时数年的研发过程成本极高,如今大型游戏的预算甚至已超过商业大片的制作规模。

Cover Image

皮彻福德强调,这类项目得以推进的前提是,从资方到开发团队的每个环节都必须坚信作品的创造价值将超越投入成本。这不仅需要对创作过程的清晰认知,更需要对成果价值的共同信念。

令人意外的是,这位业界领袖表示整个游戏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当我们说‘我们’时,指的是整个行业。我们甚至还没有迎来自己的《公民凯恩》(Citizen Kane)时刻,更不用说达到《侏罗纪公园》《星球大战》的高度。”他引用奥逊·威尔斯执导的这部1941年电影杰作(被誉为影史首部真正杰作)来类比游戏行业尚未突破的艺术高度。

虽然皮彻福德关于游戏产业成熟度的观点存在争议——毕竟首款商业游戏《电脑空间》(Computer Space)问世已54年,许多玩家认为游戏媒介早已诞生过多部“《公民凯恩》”级的作品——但确实引发了行业思考。值得玩味的是,当前影视公司争夺游戏改编权的热情,已远高于游戏公司寻求影视化的程度。


文章标签: #游戏产业 #无主之地 #杰作争议 #行业思考 #艺术高度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