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拨号上网时代的终结,后辈们将再也听不到标志性的拨号握手音。但YouTube创作者尼克·比尔德(Nick Bild)不愿让这种体验湮没于历史,他使用树莓派3(Raspberry Pi 3)和USB无线适配器采集网络流量,将其转换为模拟信号并通过微型扬声器播放。据比尔德在Hackaday项目页面的说明,他必须添加随机振幅和频率调节使输出声音更生动,但所有数据均源自Wi-Fi网络

Cover Image

DSL和光纤互联网普及之前,所有数据都需通过电话线传输。由于电话线本非为数字信号设计,网络公司必须采用调制解调器将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即声音),通过既有的电话网络传输。许多90年代及更早出生者熟悉的拨号连接尖啸声,实为两台计算机协商通信协议的握手信号。连接建立后,尖啸即转为静电噪音——那才是真实数据的声音。

对比尔德而言,这个装置构建相对简单:他采用带辅助USB无线适配器的树莓派3采集目标计算机的网络流量,数据随后发送至Adafruit QT Py微控制器,由后者将数据转换为特定振幅并通过板载DAC输出模拟信号。输出信号经微型放大器驱动2瓦扬声器发声。尼克指出,由于信号具有随机性,人们只能听到静电噪音。尽管他通过添加随机变量模拟经典拨号音效,但其本质仍基于目标计算机实际收发的数据。

这套装置产生的声音与老式调制解调器有所不同。毕竟拨号上网时代的声响旨在让用户判断连接状态,而网络技术的进步使我们不再需要这种听觉反馈(若周围所有联网设备持续发出该声音恐怕会令人烦躁)。不过,能再次聆听这种充满怀旧意味的声音或其近似版本,确实能提醒我们曾经历何等缓慢的网络时光。


文章标签: #创客 #树莓派 #拨号上网 #WiFi #怀旧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