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宣布在通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核心纠错算法成功在AMD标准芯片上运行。根据路透社报道,IBM成功将量子纠错算法部署于AM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实际运行速度较预期提升达十倍。

IBM研究院副院长杰·甘贝塔(Jay Gambetta)指出,这项成果表明IBM的算法不仅能在真实环境中运行,更可基于价格合理的现成AMD芯片实现。
量子计算的核心“量子比特”与传统二进制比特存在本质差异,其极度脆弱的特性使得运行过程易受微小振动等环境因素干扰。量子纠错算法(QEC)的作用正是侦测并修正这些误差,同时保持量子态不被破坏。
AMD的FPGA芯片之所以能成为理想载体,源于其可重构硬件特性可实现定制化任务的高效执行。纠错过程所需的强健反馈回路对延迟极为敏感,而FPGA正好满足这一严苛要求。更重要的是,该方案将部分经典量子计算任务转移至商用硬件,避免了定制芯片的开发成本。
相较于英伟达(NVIDIA)基于DGX Quantum与CUDA-Q构建的完整技术栈方案,AMD此次突破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了商用硬件的适配应用——这正是英伟达尚未达成的目标,部分归因于其缺乏类似AMD收购赛灵思(Xilinx)所获得的技术资产。
当量子计算有望成为下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之际,英伟达与AMD的技术演进路径尤为值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