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AMD(超威半导体)辉煌未来铺平道路、最终造就我们测试过最出色CPU的芯片,于50年前投入大规模生产。AMD的Am9080有着不甚光鲜的起源——它是对英特尔(Intel)8080进行逆向工程的山寨产品。但由于那些最终会采购海量8080微处理器(例如军方)的机构对第二货源有着硬性要求,英特尔与AMD最终达成了授权协议,后续发展正如世人所见,已成为历史篇章。

这款Am9080源自一项听起来极其艰难却缺乏原创性的工作。1973年夏季,阿肖娜·海莉(Ashawna Hailey)、金·海莉(Kim Hailey)与杰伊·库马尔(Jay Kumar)在施乐公司任职的最后一天,拍摄了英特尔8080预生产样品的详细照片。凭借这约400张细节图像,三人团队绘制出电路图与逻辑框图,随后在硅谷四处兜售寻找潜在买家。
正如预料,AMD对此表现出兴趣,认为这款处理器可应用于其刚研发成功的N沟道MOS工艺。有资料显示Am9080的初期版本于1974年——即英特尔将该处理器商业化的同一年——由AMD开始销售。但直到1975年,AMD才正式市场推广并大规模生产Am9080。
从Am9080的制造成本与售价来看,大规模生产这些芯片为AMD奠定了坚实的发展根基。多方资料表明,每颗Am9080处理器的制造成本仅为50美分(每片晶圆可生产100颗),但卖给军方客户的价格高达700美元。
1976年,AMD迎来了从其8080克隆产品中获利的重大转机。为规避无休止的法律纠纷,AMD抓住机会与英特尔签署了交叉授权协议,获得了成为“第二货源”的合法授权。
这当然不是出于英特尔的善意。某些利润丰厚的合同(例如军方采购)要求关键元器件必须拥有备用供应商。AMD与英特尔最终达成协议:AMD在签署时支付2.5万美元,并每年支付7.5万美元授权费,该协议同时免除双方过往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这项协议为这两家芯片制造巨头未来达成重要合作奠定了基础,特别是1982年达成的扩展协议,使AMD获得自主生产x86架构PC处理器的权利。根据扩展协议推出的首款芯片是Am286(1982年),即经过授权的英特尔80286版本。
AMD为推进芯片业务开发了多个Am9080变种版本。在列出的28款型号中,时钟频率从2.083MHz至4.0MHz不等,工作温度范围既有常规的0-70摄氏度,也有符合MIL-STD-883军标的AM9080ADM型号,可在零下70摄氏度至125摄氏度的极端环境中稳定运行。
Am9080芯片的晶粒尺寸远小于其模仿的英特尔8080,这得益于AMD更先进紧凑的N沟道MOS制造工艺。与现今情况类似,更先进的半导体工艺也带来了更高时钟频率——英特尔8080处理器的时钟频率从未超过3.125MH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