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答环节中,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TSIA)理事长、台积电(TSMC)资深副总裁兼共同运营长侯永清(Cliff Hou)表示,台积电已从多元渠道获取充足的稀土供应,短期内不担心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带来的直接影响。《电子时报》报道称,TSIA持续监测局势,预计未来几年不会出现重大冲击。但核心问题在于,若中国全面停止稀土出口,转向澳大利亚等地区的供应商需经历过渡期,他强调这一转型“需要时间”。

尽管名称含“稀土”,这类材料在地质储量上并不稀少。然而,提取和精炼所需的基础设施有限,导致其难以获取——中国掌控着全球85%以上的稀土加工产能。该国在2024年宣布将所有稀土资源收归国有,并借这一优势参与全球贸易谈判。2025年4月,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对全美进口商品实施广泛关税时,中国暂停了部分稀土出口。同年7月,作为白宫取消EDA软件出口许可的交换条件,该禁令被解除,但于10月以更具影响的力度重启。
这些动荡令半导体行业承压,尤其影响14纳米及更先进制程或超过256层的芯片制造。虽然存在其他稀土来源,但其产量远落后于中国。作为第二大稀土原料生产国的澳大利亚,正尝试从采矿废料中提升提取量;加拿大计划扩张采矿业务以涵盖关键元素;美国则考虑投入20亿美元强化稀土供应链。
在加工精炼领域,马来西亚拥有中国以外最大的稀土精炼设施——由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公司(Lynas Rare Earths Ltd)运营的莱纳斯先进材料工厂(Lynas Advanced Materials Plant)。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亦与吉隆坡当局磋商,提议协助开发估值约1750亿美元的当地稀土资源。
侯永清指出,台积电储备了一至两年的稀土库存,即便中国断供仍可维持运营。当前主要隐忧在于,从中长期来看,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需要时间转型。但更关键的问题是:若北京决定切断全球稀土命脉,整个行业是否能有足够供应源实现战略转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