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在2025年第三季度对客户端和数据中心处理器的需求有所增长,但由于业务面临多重供应短缺问题——包括自有产能不足及全行业基板短缺(该状况将持续至2026年),公司未能完全把握市场机遇。英特尔正优先保障数据中心CPU供应,同时计划调整产品定价,这意味着旧款客户端CPU价格将上涨。

Cover Image

英特尔首席财务官戴维·辛斯纳(David Zinsner)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产能限制,特别是英特尔10纳米英特尔7纳米制程,影响了我们在第三季度全面满足数据中心与客户端产品需求的能力。”

尽管2021-2022年推出的英特尔7纳米(原10纳米增强型SuperFin)制程技术已显陈旧,但其性能表现依然出色。英特尔利用该技术生产多款CPU,包括第13/14代酷睿“猛禽湖”(Raptor Lake)处理器、至强6系列“花岗岩急流”(Granite Rapids)的I/O芯片以及仍有市场需求的第五代至强可扩展“翡翠急流”(Emerald Rapids)处理器。近期,由于上市三年后需求依然旺盛,“猛禽湖”处理器在供应紧张背景下出现涨价。

由于公司无计划扩产旧制程节点,但预计基于英特尔7纳米10纳米的产品需求将在未来几个季度保持强劲,这些CPU的短缺状况将持续至2026年。为应对此局面,英特尔计划调整定价并增加高端SKU产量。辛斯纳对此强调:“鉴于当前产能紧张局面预计将延续至2026年,我们正与客户紧密合作以最大化产出,包括调整定价和产品组合。”

关于英特尔10纳米(原10纳米SuperFin)制程,虽难以确认具体产品线,但英特尔很可能通过长期供应合同持续交付基于该技术的长生命周期产品。

由于至强6系列“花岗岩急流”处理器采用英特尔7纳米制程的I/O芯片,产能不足直接影响其高端数据中心处理器的交付能力。此举虽可让服务器CPU以更高溢价销售,但I/O芯片短缺将导致整机无法出货。因此,公司不得不将产能向数据中心CPU倾斜,进而削减客户端CPU供应——这正是“猛禽湖”处理器近期涨价且未来数月可能继续攀升的原因之一。

辛斯纳透露:“预计第四季度客户端计算业务将小幅下滑,而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业务将强劲增长,因为我们优先将晶圆产能分配给服务器芯片而非入门级客户端产品。”这一决策具有明确商业逻辑:数据中心CPU单价达数千美元,而高端客户端CPU售价罕有超过500-600美元。面对半导体工厂成本与7纳米产线产能限制,英特尔管理层被迫将产出向高利润产品倾斜。

除自身7纳米产能不足外,英特尔还将处理器供应紧张归因于CPU封装所用基板的短缺,这进一步加剧了供应链复杂性。辛斯纳指出:“除了代工方面的特定挑战,行业普遍报道的基板短缺也是重要因素。尽管市场整体持谨慎态度,但实际需求依然强劲。”

总体而言,英特尔警告其处理器短缺将持续至2026年。客户端方面源于18A制程爬坡缓慢及“猛禽湖”处理器的稳定需求;数据中心方面则受限于英特尔7纳米产能无法满足至强6系列产品的持续增长。预计短缺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达到顶峰,此后可能逐步缓解。

辛斯纳表示:“第一季度可能是短缺最严重的时期。我们凭借第三、四季度的库存缓冲和工厂极限产能勉强维持,但压力正在加剧。”


文章标签: #英特尔 #供应短缺 #产能限制 #CPU涨价 #数据中心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