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进一步将其计算进程与美国及其科技公司分离。今日,全球计算联盟(Global Computing Consortium)宣布推出“统一基础输入输出系统(UBIOS)”全球标准,作为UEFIBIOS的新替代方案,标志着这一目标取得重大进展。据快科技报道,该新标准是从零开始重建BIOS固件,完全绕开了UEFI的开发路径。

Cover Image

UBIOS旨在取代作为主板固件架构先驱与主流的BIOSUEFI,它们是连接处理器与操作系统的桥梁。该标准由包括华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CESI)百敖软件(Byosoft)昆仑太科(Kunlun Tech)在内的13家中国科技企业共同起草。这是中国首款标准化且可扩展的国产固件,代表了中国本土技术发展的重大突破。

BIOS是介于CPU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之间的主板固件,负责向操作系统通报计算机的内存容量、存储设备数量、CPU速度等基础关键属性。近年来,由多家公司工作组(其中美国x86 CPU开发商英特尔AMD占据主导地位)支持的UEFI已全面取代陈旧的BIOS,成为现代消费计算机的标准。

过去数年间,中美在计算领域的贸易摩擦持续升温,促使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民众与企业摆脱非国产计算机软硬件的战略。著名的“79号文”纲领要求各方在2027年前弃用西方技术——这是一个极具雄心的目标。UBIOS标准的开发正是中国为实现此目标取得的关键胜利。

据悉,全球计算联盟与中国科技企业基于原始BIOS规范构建UBIOS,完全避开了对UEFI的迭代。工作组声称,选择绕开UEFI规范是因为其开发过于臃肿,且其几乎被所有UEFI软硬件开发者采用的英特尔参考实现TianoCore EDK II也存在同样问题。

相较于UEFIUBIOS的独特优势包括增强对小芯片(Chiplet)及其他异构计算场景(如UEFI难以支持或完全不支持的混合CPU多路主板)的兼容性。它还将更好地支持非x86架构,如ARMRISC-V及中国首个主流操作系统龙芯架构(LoongArch)

全球计算联盟将于今年11月深圳举办的2025年全球计算大会上进一步详解UBIOS。对于一个志在强化本土计算生态并摆脱限制非标准硬件实施的美国体系的国度而言,UBIOS的研发可能成为中国的一大胜绩。然而,它究竟会像开源标准RISC-V那样被广泛采纳,还是如龙芯架构般遭遇冷落,仍有待观察。


文章标签: #UBIOS #固件标准 #技术自主 #中国科技 #计算生态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