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目前正在制定其第十五个五年规划,计划于2026年至2030年实施。据国家广播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宣布,该规划旨在提升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实力。彭博社报道称,这项提案聚焦于通过技术驱动“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特别是在半导体与人工智能领域。此举被视为北京应对出口管制带来的外部威胁及人口老龄化风险的重要举措。

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在21世纪前二十年助力国家崛起,同时也让北京认识到地缘政治变动和出口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脆弱性。尽管中美贸易战持续,2024年出口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仍创下新高,而居民消费支出近些年始终徘徊在40%以下。随着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美国多个盟友被卷入这场经济冲突,中共正着力将制造业维持在合理经济比重,同时“加速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建设”。
这一政策导向意味着科技行业将继续获得政府支持,中共正多措并举推动科技企业开拓内需市场。过去十年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缓慢增长,但2020年全球疫情打断了这一趋势。为此,新五年规划预计将“加大民生保障改善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促进房地产行业高质量发展”。这些举措将增强中国民众的财务安全感,提升其对国产科技产品及服务的消费信心。
虽然这些政策明确了北京到本世纪末的发展方向,但具体财政投入规模需待明年全国立法机构年度会议揭晓。大中华区经济学家林美尔(Michelle Lam)向彭博社表示:“关键在于政策制定者执行这些目标的力度有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