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威胁要对产自中国的商品加征关税,以报复中国对稀土材料实施的空前出口管制几小时后,他确实采取了行动——自11月1日起将对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提高至100%。此外,美国还将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这项措施可能比关税更具破坏性。

Cover Image

100%关税

“鉴于中国采取了这一前所未有的立场,且仅代表美国(而非其他受到类似威胁的国家)立场,自2025年11月1日起(或更早,具体取决于中国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或调整),美利坚合众国将对中国加征100%的额外关税,”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平台发文宣称,“同样在11月1日,我们将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中国新政策要求企业在出口任何含有超过0.1%源自或在中国加工的稀土产品前,必须获得政府批准。受限材料清单涵盖钐、铽、镝、镥等七大稀土家族及其磁体与溅射靶材形态。若清单内容准确,这意味着中国扩大了今年四月实施的“第三级”限制范围——虽未对基础材料造成重大冲击,但精准打击了全球设备制造与产业链。

鉴于全球稀土供应绝大部分受中国掌控,这项出口管制决定已引发汽车、消费电子、芯片制造等多行业警觉。具体影响尚待观察,但中国加强全球管控的意图已昭然若揭。

关键软件

作为回应,美国不仅将实施100%关税(此举将首先冲击美国企业),还将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限制——这可能是最具破坏性的制裁。美国政府未对“关键软件”明确定义,这埋下了误判隐患。

今年早些时候,特朗普政府曾在中国领导人会谈期间限制对华出口芯片设计与仿真工具。此举缓解了稀土出口的部分核心矛盾,也为铿腾电子(Cadence)新思科技(Synopsys)创造了更宽松环境。若特朗普政府将“关键软件”定义扩展至EDA工具之外,下一个目标很可能涵盖PyTorch、TensorFlow、JAX等AI开发框架,以及支持先进加速器大规模模型训练的分布式训练软件。即便中国能获取必要硬件,限制这类软件将直接制约其开发先进AI系统的能力。

另一潜在管制领域是控制硬件运行的编译器、固件与嵌入式软件,包括CPU/GPU微码FPGA配置工具。这不仅可能损害在华投产的欧美企业,同样将冲击中国公司。

管制还可能蔓延至制造与基础设施软件,涵盖从网络管理(除非已被中国企业的闭源Linux系统替代)到通常运行定制版Linux/Windows的晶圆厂设备工具。这虽不会导致即时瘫痪,但将引发新一轮运营困境。

当然,在缺乏明确定义的前提下,这一切仍属推测。


文章标签: #中美贸易 #关税 #稀土 #软件管制 #科技战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