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游戏》曾以宏大战争场面闻名,但编剧从其中最史诗级的战役中汲取了错误经验,最终导致剧集崩坏。我们在《安多》《最后生还者》等剧中看到的震撼战斗场景,确实受益于《权力的游戏》令人惊叹的动作场面设计——但优秀剧集需要的远不止视觉奇观。

Cover Image

鲜有电视剧集像《权力的游戏》这般经历断崖式溃败。系列剧迈过黄金期后质量下滑本属常见——情景喜剧中尤其普遍——但该剧的陨落并非简单滑坡,而是前所未有的垂直坠落。

《权力的游戏》前几季中,大卫·贝尼奥夫(David Benioff)D·B·威斯(D.B. Weiss)被誉为好莱坞最佳改编者。他们将乔治·R·R·马丁(George R.R. Martin)原著中几乎不可能影像化的小说成功转化为爆款剧集。但当马丁未完成的原著素材耗尽,两位编剧很快陷入创作困境。

剧集从改编完整小说转向草率故事大纲的转折点清晰可见,正是这个节点使其从电视艺术瑰宝沦为彻头彻尾的失望。若要精准定位时代的终结点,当属艰难屯战役场景。

错误解读的史诗教训

第五季第八集《艰难屯》被誉为系列最佳单集之一。这集充满动作张力,堪称视觉盛宴,亦是整体剧情的重要转折。单集本身无可指摘,但回望来看,这无疑是《权力的游戏》崩坏的起点。

本集包含众多角色转折——提利昂丹妮莉丝首次会面,瑟曦在牢房中憔悴不堪,珊莎席恩处得知布兰瑞肯依然幸存——但核心始终是战争场面。正是这段战斗场景埋下了剧集衰落的种子。

剧中琼恩·雪诺率领守夜人与自由民在艰难屯罕见联手对抗亡灵军团。主体剧情展现琼恩部队与夜王不死军团的激战,场面确实震撼,但编剧却从成功中汲取了错误经验。

在第五季原著《与龙共舞》(A Dance with Dragons)中,马丁虽提及此战,却未如剧集般将其作为重要情节。对贝尼奥夫威斯而言,这恰是为季终注入动作戏码的绝佳机会,且确实收效显著。

视觉奇观对叙事深度的碾压

《艰难屯》首播时引发巨大反响,收获数百万观众青睐,赢得评论界一致赞誉,根据粉丝评分成为当时系列最受欢迎单集。这番成功被归功于堪比银幕顶级制作的战争场景。

两位编剧据此误读观众只想观看战斗场面。在《权力的游戏》最终季,故事推进与角色塑造皆让位于浮夸的影院级视觉奇观。但若缺乏叙事与角色支撑,这些场面只会显得空洞苍白。

《艰难屯》的成功在于它凝聚了前期精心铺垫的叙事力量,让观众真心关怀战场上的人物命运。真正动人的不仅是战斗本身,更是赋予战场感染力的全部叙事积淀。

在剧集最后两季中,动作场景占据的篇幅远超过角色塑造与行为动机的刻画。丹妮莉丝突然转向大规模屠杀毫无铺垫与语境支撑——完全显得突兀莫名。编剧本应花费更多篇幅铺陈这个决定,而非执着于动作场景。

战场之外的永恒经典

私生子之战黑水河之役《权力的游戏》确实拥有众多精彩战斗场景。但剧集最伟大的时刻从未发生在战场,而是那些让我们倾注感情的角色间亲密互动:提利昂泰温的最终对决,瑟曦的游街示众,丹妮莉丝作为“龙母”的重生。

即便令人记忆犹新的暴力场景,如奈德·史塔克处决与声名狼藉的红色婚礼,其冲击力也源自比任何战场更深刻的人性层面。战争场面固然精彩,但远非《权力的游戏》最精华所在,更非观众热爱这部剧的核心原因。

《艰难屯》的辉煌场面最终反而损害了剧集整体叙事。艰难屯屠杀本应是第八季第三集《长夜》中临冬城大战的序幕,但最终艰难屯战役本身比长夜之战更为激动人心(且画面照明更佳)。


文章标签: #权游崩坏 #艰难屯战役 #视觉奇观 #叙事深度 #角色塑造

负责编辑

  星鸢依依 

  愿我的生命如星光般璀璨夺目,如风筝般在广阔天空中自由翱翔,与心爱的人携手共舞,在无垠的天际下编织永恒的浪漫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