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新广告嘲讽Windows,蓝屏死机问题依旧存在
阅读全文

锤刻创思寰宇网
生存恐怖游戏《Alien: Isolation》(《异形:隔离》)的前开发人员近日在播客节目中回顾称,或许是因为游戏做得过于恐怖导致销量受损。不过,他们并不认为将游戏塑造得如此恐怖是个错误决定,反而对此感到自豪。
这款由Creative Assembly开发的第一人称生存恐怖游戏,故事设定在电影《异形》初代剧情15年后。玩家将扮演艾伦·雷普利的女儿阿曼达,在封闭的太空站中探索并面对异形的威胁。
游戏最大特色在于异形采用基于AI系统的行为模式,能够主动搜寻玩家并具备“学习进化”机制。这种仿佛“由其他玩家操控”的智能行为,甚至被视频创作者们分析称为“恐怖AI”,始终是作品备受讨论的核心特质。
曾任该工作室叙事设计师的迪昂·雷在播客中透露,某次记者来访试玩时,因异形过于恐怖而蜷缩在储物柜中不敢动弹,导致原定20分钟的试玩被迫延长至1小时。
雷承认游戏对多数玩家而言确实过于恐怖,虽然适度降低恐怖感或许能提升销量,但团队最终选择保留极致恐怖体验,这令他引以为傲。尽管发售已逾十年,这种“过度恐怖”的设计依然作为作品标志性特质被传颂。
恐怖游戏的恐惧感调控始终是业界热议话题。卡普空《生化危机》系列中,初次采用第一人称的《生化危机7》就因过于恐怖导致部分玩家难以推进甚至不敢开始游戏。为此新作《生化危机:安魂曲》特别提供双视角选项,第三人称视角能帮助玩家与恐怖氛围保持心理距离。
从雷的发言可见,恐怖游戏开发始终面临艺术特性与受众接受度的平衡难题。正如《生化危机:安魂曲》通过可调节恐怖要素提升可玩性,如何拿捏“恐怖尺度”将持续是业界关注焦点。
《异形:隔离》现已在PC、Nintendo Switch、PS4和Xbox One平台发售,其续作也已宣布投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