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Pixel 10 Pro XL运行《原神》卡顿,Tensor G5芯片游戏性能堪忧
阅读全文

锤刻创思寰宇网
在这场持续的人工智能投资大战中,OpenAI迎来了新的盟友:超威半导体(AMD)。这家芯片制造商将以数百万片即将推出的Instinct MI450图形处理器换取这家人工智能公司的投资,交易规模最高可达AMD股本的10%。
不过具体数字仍显模糊。这笔交易取决于AMD能否交付总值达“600万千瓦”的Instinct MI450图形处理器——这款面向服务器集群规模的企业级芯片目前尚未开始出货。若AMD能在约定时间点(具体时间与数量均未披露)开始交付MI450,OpenAI将获得认股权证,可购入最高达1.6亿股的AMD股票。据CNBC报道,这相当于AMD当前流通股的约10%。
AMD必须在2026年下半年前完成首批价值100万千瓦的MI450芯片交付。虽然公司公告未明确最终交付时间表,但整个协议总规模达600万千瓦,且涵盖“多代”Instinct系列芯片。
由于AMD尚未正式发布MI450,目前难以精确换算“600万千瓦”对应的芯片数量。若参照前代MI300X的750瓦板卡功耗、现行MI350X的1千瓦单芯片功耗,再假设尚未确认的MI355X功耗为1400瓦,经OpenAI的ChatGPT测算,预计总交付量将在300万至600万片图形处理器之间,更可能落在400万至500万片的区间。
科技领域存在一个稳赚不赔的国内资金源——但并非特朗普政府。该政府已同意将《芯片法案》投资转换为对英特尔的持股,获得近10%的股权。OpenAI的现金储备虽未公开,但据悉正在推进400亿美元的本轮融资,而CNBC报道称这家AI企业年收入已达100亿至130亿美元。
但这背后潜藏着令人不安的暗流。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Lisa Su)如今面临一个极具分量的声音,敦促她将投资重心从个人电脑转向云端高端图形处理器。从英特尔到英伟达再到AMD,每家企业都必须在台积电等晶圆厂内协调产能分配与资本配置。
“我们非常兴奋能与OpenAI合作提供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苏姿丰在声明中表示,“此次合作汇聚AMD与OpenAI双方优势,真正实现双赢,既推动全球最具雄心的人工智能建设,又促进整个AI生态系统发展。”
当上周传出AMD可能选择英特尔作为生产合作伙伴的消息时,英特尔方面无人置评。SemiAccurate网站的查理·德梅吉安(Charlie Demerjian)指出该传闻纯属虚构。尽管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在如今这个只要在新闻稿中提及“AI”就能获得巨额资金追捧的狂热时代,任何传闻都显得似是而非。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已在其酷睿Ultra处理器中同时采用自建晶圆厂和台积电生产的芯片单元。
2026年下半年看似遥远,但爱好者们难免忧心忡忡。随着业界越来越聚焦云端图形处理器的训练与推理,留给个人电脑的份额还剩多少?即便AMD曾宣称要主攻主流个人电脑市场而非高端领域,英伟达仍控制着90%以上的个人电脑图形处理器出货量。若在个人电脑市场难以突破,AMD何不转向利润更丰厚的企业市场?
诚然,英伟达GeForce 5000系列图形处理器价格或将重回建议零售价。但若失去一个竞争对手,这种局面又能维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