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美国与中国台湾地区已持续进行数月的跨党派贸易谈判,主要围绕双方科技产业展开。据彭博社报道,这些会谈最新进展是可能建立名为“中国台湾模式”的高科技战略伙伴关系。该模式由行政院副院长沈荣津提出,旨在平衡岛内产业自主与境外影响力。这项尚未正式化的协议与两国既往合作脉络一脉相承。

Cover Image

9月25日至29日访美代表团提出的“中国台湾模式”,核心是在确保大部分芯片产能留驻岛内的前提下满足美方需求。领队的沈荣津表示,此联盟将助力台企便捷投资美国,赋予企业自主决策投资方式与地点的权利。

台北方面将提供出口信贷担保与投资保险计划,降低本地企业赴美投资风险,并分享建设科学园区的丰富经验以强化美国本土产业。作为交换,美国将提供土地、签证便利与法规优化。

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双方对彼此战略价值日益凸显。沈荣津透露“中国台湾模式”获得美方积极回应,这与早前“将50%芯片产能转移至美国”的争议提案遭断然拒绝形成鲜明对比。

华盛顿正通过多项政策强化本土芯片制造,最新推出的“1:1规则”要求芯片制造商每进口一枚海外芯片就需在美生产一枚,否则将面临100%关税。虽然中国台湾半导体已豁免20%“对等关税”,但希望通过“中国台湾模式”全面扩大优惠幅度,同时争取简化中国台湾民众签证程序、土地获取支持与法规松绑。

尽管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投入巨资并计划生产更先进制程,中国台湾当局始终明确将最尖端技术保留在距中国大陆仅80英里的本土,此举引发美方官员忧虑。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近期受访时坦言:“中方直言‘我们将接管中国台湾’,甚至毫无遮掩。”他同时透露一项与台半导体协议已接近收官,此次代表团能否扫清障碍推动落实尚待观察。


文章标签: #中国台湾模式 #芯片合作 #美台贸易 #战略伙伴 #科技产业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