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分析师指出,英特尔是应对依赖台积电所带来地缘政治和供应风险的“对冲工具”,他认为蓝色军团终将被需要。在讨论英特尔能否替代台积电时,这位分析师表示:“不需要时无关紧要,需要时不可或缺”。

Cover Image

过去几年间,英特尔在芯片行业的角色已发生巨大转变,尤其作为在美国本土生产尖端节点的芯片制造商。随着特朗普政府推动本土制造,台积电等企业已加大在美投资并获得高度关注,这引发了关于英特尔在美国芯片产业中定位的思考。但知名分析师本·巴贾林(Ben Bajarin)在Stratechery播客节目中指出,英特尔是美国无晶圆厂巨头的保险策略,是应对台积电地缘政治风险时“唯一”以美国为重心的替代选择。

归根结底,英特尔的存在是对苹果、AMD、英伟达、高通等所有美国无晶圆厂芯片企业最重要的保险保障。之所以用保险作比喻,是因为在正常状态下这些企业并不需要英特尔。

这些分析师观点颇具启发性,揭示了业内较少讨论的视角。当前芯片行业的聚光灯完全聚焦于台积电,所有科技巨头都通过这家台湾企业获取芯片。更重要的是,市场对N2、A16等未来制程的需求预计将极为旺盛,表明目前台积电仍是苹果、英伟达和AMD等企业的首选。但当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影响芯片生产时,会发生什么?

台积电能完美满足客户需求,这正是企业不与英特尔签约的原因。但保险的意义就在于——不需要时无关紧要,需要时不可或缺。如果这些企业不想在台积电出问题时倒闭,他们就必须购买保险。

巴贾林指出,目前企业根本无意寻找台积电的替代者。但若考虑到台积电身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中能否持续稳定供货,英特尔的价值便显现出来。根据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的数据,台湾生产全球超90%的高端芯片,其中台积电占据极大份额。这意味着一旦台湾周边发生地缘风险,全球将面临尖端芯片断供。

关键在于英特尔能否成为台积电的可行替代者。在深入探讨前,不妨先看台积电如何应对供应中断风险:首先,这家台湾芯片巨头正大力扩展美国产能,将2纳米等尖端制程投产时间大幅提前;其次,公司已将投资规模扩大至3000亿美元,表明美国正被打造为台湾本土生产的替代基地。

但将产能从东方转移至西方并非数月之功,对台积电而言这是需要政治与资金支持的长期工程。美国政府已要求台积电将美台产能分配调整为“五五开”,可见脱离东方生产的意愿确实存在,这也是台积电重注美国的原因之一。

对英特尔而言,要证明自身能替代台积电,必须向无晶圆厂巨头提供符合产能、良率和节点定价预期的晶圆代工服务。为此,蓝色军团需要凭借18A、14A等后续芯片证明实力。当前英特尔管理层发展代工业务的决心明确,但要成为台积电的替代者仍任重道远。这不仅是笔者观点,吉姆·凯勒(Jim Keller)等专家也持相同看法。


文章标签: #英特尔 #台积电 #芯片供应 #地缘政治 #美国制造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