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海兰信(Highlander)正在上海附近建造一个服务器舱,该设施将被沉入水下以降低冷却所需的能耗。据《南华早报》报道,海兰信计划于今年10月完成水下舱体的沉放部署。这些服务器将投入商业运营,中国电信等国有机构将成为首批客户。

Cover Image

这并非全球首个水下数据中心项目——微软(Microsoft)2024年结束了在苏格兰海岸的实验。尽管微软表示从该项目中获益良多,但并未推进该系统的商业部署。而中国早在2023年就在海南启动了水下项目且持续运营,上海项目将成为该国第二个水下中心,更是首个面向客户运营的商用项目。

利用海水冷却数据中心的最大优势在于大幅降低冷却成本。海兰信副总裁杨烨向《南华早报》表示:“水下运营具有先天优势”,预计可降低约90%的冷却能耗。该公司还宣称其95%的能源需求将来自可再生能源,进一步减少碳足迹。

项目推进过程中仍需克服重大技术挑战。参与上海项目的工程师周军指出:“水下数据中心的实际建设难度远超初期预期。”鉴于海水与电子设备相容性差,企业采用了特殊防护技术,其中包含玻璃鳞片涂层工艺以保护钢制舱体防腐蚀。同时设置了海面接入点供维护团队作业。

尽管水下部署有助于降低能耗,但持续热排放对海洋升温的影响引发专家担忧。赫尔大学海洋生态学家安德鲁·旺特(Andrew Want)向《南华早报》表示,目前相关研究尚不充分。不过海兰信宣称独立评估显示其测试项目的温度变化仍在可控范围内。随着数据中心向兆瓦级乃至千兆瓦级规模扩张,热污染问题将日益凸显。


文章标签: #数据中心 #水下技术 #节能减排 #海兰信 #中国电信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