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首次意大利度假前,我想学些意大利语。去外国旅行时至少掌握基本词汇才算礼貌对吧?总之要够用就行。当时距离出发还有三个月,我选择了多邻国——立刻就被它通过隐性学习和游戏化教授语言的方式迷住了。

Cover Image

作为从不擅长学术研究的人,我仍对那段时光怀有特殊眷恋,因为从未在学新东西时获得如此多乐趣。这份感受很大程度上源于能直观看到(并感知)自己的进步轨迹。

如今多邻国陪伴我已十年,但这份热爱正在消退。曾经最爱的应用变成了令我抗拒的存在,昔日的乐趣荡然无存。究竟发生了什么?

当时我使用的是免费版,但喜爱之情促使我开始付费。前文提及的首次意大利之旅非常顺利,我甚至能用意大利语与当地人进行基础交流。多邻国确实帮了大忙,此后每当前往其他国家,我都会用这款应用学习基础语言。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是我手机里最令人兴奋的应用。

事实上,我对多邻国的青睐度之高,让我开始付费购买会员权益。它如此实用,让我觉得开发者理应获得报酬,更何况它还充满趣味性。何乐而不为呢?我很少购买付费订阅,却欣然为年度超级多邻国计划掏了腰包。

最初几年一切顺利,我也不介意看到超级多邻国会员自动续费……但随后种种困扰逐渐浮现。

超级多邻国的负面特质首先体现在:我变得更关心维持连胜纪录和获取经验值——无论是为了在当前联赛跻身前三、晋升更高联赛还是避免降级——而非真正学习语言。我发现自己每天只是完成个性化练习课程来快速赚取20点经验值(注:该练习仅针对错误和薄弱环节进行复习)。

虽然通过实际语言课程学习新词汇和短语能获得更多经验值,但这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为了不中断连胜纪录,我被迫选择轻松获取经验值的捷径。这意味着我在学习新语言方面毫无进展。

游戏化机制对建立连胜纪录很有效——但一旦纪录形成,这种机制就开始产生反效果。

另外,超级多邻国提供无限红心,这剥夺了游戏化学习过程中的挑战性。当红心有限时,我会鞭策自己全力以赴避免损失;而拥有无限红心后,我可以在课程中敷衍了事,知道搞砸了也能重来。最终只是机械操作,既未吸收知识也未检验自己。

近期多邻国将红心系统改为能量系统,每节课都会消耗能量。能量会随时间缓慢恢复,或通过观看广告立即补满。完美完成课程还能获得奖励能量。这对学习更有利吗?尚无定论。

几年后,当我意识到超级多邻国的特质——个性化练习成为最便捷的经验值来源,无限红心让人轻松应付课程——正在阻碍学习进程时,决定取消高级订阅。

如今我重新使用免费版多邻国……反而重拾了学习乐趣。由于红心(现为能量)有限,我必须专注才能表现出色。后果约束是集中注意力和投入努力的有效工具。

现在大部分日子我会完成1到2节课程,重新开始积极学习新语言。不过免费版也有其烦人之处:功能付费墙和广告频现。别误会,这些对任何免费增值应用都合情合理。我明白多邻国不是慈善机构,需要营收维持运营和开发。但这些干扰确实令人困扰,更讽刺的是它不断催促我免费试用超级多邻国——我早已试过,并不理想。

尽管存在诸多缺陷,我仍在重新适应免费版。多邻国仍驻留在手机里,大部分日子我仍会使用。但现在我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在合适时间完成课程,不再受制于那只猫头鹰阴阳怪气的提醒——生怕丢失连胜纪录。

最终我意识到维持连胜并不重要。取消超级多邻国时我的连胜纪录已超过1200天,失去它反而成了最好的解脱。如今即使漏学一天也毫不在意。归零又如何?地球照转,改日再学便是。

归根结底,我认为多邻国搞错了平衡点。付费版诱导用户关注错误重点,移除了有益的学习压力。人们更在意保持连胜和晋级联赛,而非完成课程、通过具有实质意义的学习里程碑。至于免费版,其设置仿佛专为逼用户订阅付费版而存在。

我依然认为多邻国极具价值,能以有趣易懂的方式帮助语言学习。但就现阶段而言,很难向未使用过的人推荐它。


文章标签: #语言学习 #多邻国 #游戏化 #付费模式 #学习效率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