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热潮带来的影响正与日俱增。群联电子首席执行官潘健成(Pua Khein-Seng)近日在接受专访时表示,预计2026年出现的NAND闪存短缺将持续十年之久。这位存储企业掌舵者的预判,远超业内普遍预期的一年供应紧张周期。

Cover Image

在接受台湾《天下杂志》科技专栏采访时,潘健成强化了市场分析人士关于存储器领域即将迎来“超级周期”的预测。他指出:“NAND闪存明年将面临严重短缺,我认为供应紧张态势将持续未来十年。”

“过去每当闪存制造商加大投资,价格就会暴跌,导致投资无法收回。因此从2019-2020年开始,企业纷纷缩减开支。到2023年美光科技(Micron)SK海力士(SK Hynix)又将巨额资本支出转向高带宽存储器,因其利润更具吸引力,这进一步削减了对闪存的投资。”

随着近年闪存需求与价格持续走低,当前市场正迎来强劲反弹,存储器行业获得显著增长。据TrendForce九月报告显示,在需求攀升至“前所未有”水平之际,闪迪(SanDisk)美光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均已宣布全线闪存产品冻结价格或实施涨价。

与近年多数硬件趋势相同,本轮需求激增的根源在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热潮。随着更多企业从单纯训练工作负载转向优先部署大语言模型推理,近期存储需求出现大幅飙升,近线存储需求持续增长。在人工智能模型规模扩大和企业数据需求上升的背景下,介于热存储与冷存储之间的近线存储正变得愈发重要,这种存储方式适用于保存历史模型版本以供再训练、存储旧查询记录或托管不常访问的用户数据。

尽管基于DRAM的高带宽存储器一直是渴求训练算力的AI买家的首选,但潘健成认为闪存的重要性将很快超越前者:“自2022年以来,云厂商争相抢购GPU主要是为了训练模型。训练过程使用高带宽存储器,与闪存关系不大。如今这些模型似乎已趋于成熟,在消耗巨额资本后,云厂商如何实现盈利?答案在于推理服务。”

“在我看来,云服务提供商数十亿美元的资本支出计划不会完全押注于GPU,更大比重将投入存储领域。要实现盈利就需要用户,用户产生数据,数据需要存储。这意味着未来十年数据中心必须持续扩大存储容量。毕竟,数据中心的核心功能就是存储。”

行业也开始看衰机械硬盘的发展前景。潘健成表示,虽然当前机械硬盘在大容量近线存储应用领域具备价格优势,但固态硬盘价格预计将在未来五到八年内与机械硬盘持平。加之部分供应商的机械硬盘交货期已延长至一年以上,闪存固态硬盘必将成为全行业大容量存储需求的标准选择。

2020年数据中心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的比例还是个位数对比逾90%,如今已达到约20%80%。展望未来,固态硬盘占比将升至80%100%。核心问题在于:支撑这一转型需要多少新增产能?这正是我认为闪存将保持十年强劲发展的原因。”

随着固态硬盘容量持续增长、成本持续下降,以及顶级AI买家从聚焦高带宽存储器的GPU军备竞赛转向优先布局存储领域,潘健成的预言或将成为现实。美国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已开始向客户提示即将到来的“存储器超级周期”,该趋势既得益于高带宽存储器的持续需求,也受到中国计划在未来两年进军高带宽存储器市场的潜在影响。


文章标签: #人工智能 #数据中心 #NAND闪存 #固态硬盘 #存储需求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