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方报告显示,人工智能已对供应链多个环节造成冲击,预计未来对DRAM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由于每套AI集群都需要为每个芯片配备HBM容量,这反过来又催生出对DRAM的海量需求。

Cover Image

更关键的是,AI巨头正在积极开发定制ASIC芯片以部署于内部系统,这显著推高了DRAM的需求预期。鉴于英伟达(NVIDIA)AI产品同样面临巨大需求,DRAM现已变得与芯片制程同等重要。根据《朝鲜商业》(Chosun Biz)瑞银(UBS)分析师报告预测,未来几年DRAM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

瑞银指出,OpenAI即将推出的ASIC将采用12-Hi HBM3E技术,仅此一项就可能在2026至2029年期间产生50-60万片/月DRAM产能需求,这在整个DRAM总产量中占比巨大。单家ASIC厂商就能催生如此需求,表明DRAM企业潜力巨大,尤其是在当前亟需扩大产能的背景下。尽管DRAM行业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95.5万片/月的产能,但这仍不足以满足需求。

集邦咨询(TrendForce)报告显示,目前“全球DRAM供应商”库存仅能维持3.3周,创下七年来新低——通常该数值维持在10周左右。主要负责DRAM生产的三星(Samsung)SK海力士(SK hynix)美光(Micron)等主流企业,已通过改造现有产线并将制程技术升级至1c节点,将重心转向HBM生产。需要强调的是,DRAM的应用不仅限于定制AI芯片,在数据中心领域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OpenAI“星门”(Stargate)项目预计就将消耗全球DRAM供应的相当大部分——据称将使用90万片/月DRAM产能,按当前水平计算至少占总供应的40%。这种需求规模前所未有,加之DRAM生产主要集中于韩国制造商,企业如何满足预期需求将成为关注焦点。美光SK海力士正计划通过在美国投资实现产能多元化,但能否在未来数年内建成设施尚属未知。

DRAM行业未来发展值得密切关注,特别是随着HBM4等技术的出现将进一步推高产能需求。目前科技巨头对HBM的渴求与日俱增,增加供应已成为唯一出路。


文章标签: #人工智能 #DRAM #HBM #ASIC #芯片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