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倡导组织Encode AI公共政策副总裁亚当·比伦(Adam Billen)在今日播客节目《Equity》中表示,加州州长加文·纽森(Gavin Newsom)本周签署生效的《第53号参议院法案》(即人工智能安全与透明度法案)证明,州级监管未必会阻碍AI发展。

Cover Image

比伦告诉TechCrunch:“现实是政策制定者深知必须采取行动,他们从处理无数议题的经验中明白,立法完全可以在保护创新——这确实是我所关注的——与确保产品安全之间取得平衡。”

《第53号法案》作为全美首创的立法,核心要求是强制大型AI实验室公开其安全防护协议,特别是防范模型被用于实施关键基础设施网络攻击或开发生物武器等灾难性风险的措施。该法律还规定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这些协议,并由紧急服务办公室负责监督执行。

比伦表示:“企业目前实施的安全措施已符合本法案要求。它们会对模型进行安全测试,发布模型卡片。但某些企业是否开始在某些环节偷工减料?确实如此。这正是此类立法的重要性所在。”

他特别指出,部分AI企业存在迫于竞争压力降低安全标准的政策。OpenAI就曾公开声明,若竞争对手发布缺乏相应防护措施的高风险系统,其可能“调整”安全要求。比伦强调,立法能强制企业履行既有安全承诺,防止它们在竞争或财务压力下投机取巧。

相较于去年被纽森否决的《第1047号法案》《第53号法案》面临的公开反对声浪较弱,但硅谷和多数AI实验室仍持主流论调,认为几乎任何AI监管都会阻碍技术进步,最终拖累美国在AI竞赛中战胜中国的步伐。

正因如此,Meta等企业、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等风投机构以及OpenAI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Greg Brockman)等权势人物,共同向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注入数亿美元资金,支持州级选举中亲AI的政客。这也解释了为何今年早些时候这些势力推动了一项旨在禁止各州在10年内监管AI的暂停令提案。

Encode AI曾联合200余家组织成功阻击该提案,但比伦表示斗争远未结束。主导暂停令的参议员泰德·克鲁兹(Ted Cruz)正尝试通过新策略实现联邦法优先于州法的目标。今年9月,他提出《SANDBOX法案》,允许AI企业申请豁免,在长达10年内暂避某些联邦监管。比伦还预判将出现一项打着折中方案旗号、实则架空州法的联邦AI标准立法。

他警告称,范围过窄的联邦AI立法可能“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技术领域废除联邦制原则”。比伦坦言:“若说《第53号法案》将取代所有州级AI相关立法及潜在风险管控,我认为这绝非良策,因为该法案仅针对特定范畴。”

尽管比伦认同对华AI竞争的重要性,也认为政策制定者需通过立法支持美国进步,但他强调扼杀主要针对深度伪造、透明度、算法歧视、儿童安全和政府AI使用等领域的州级法案绝非正确途径。

“像《第53号法案》这样的立法会阻止我们战胜中国吗?不会。”他指出,“声称这类法案将阻碍竞赛进程,在认知层面完全是不诚实的。若真正关注在AI竞赛中战胜中国——我确实在乎这点——就更应推动国会实施出口管制,确保美国企业获得芯片供应。但行业当前发力的方向并非如此。”

《芯片安全法案》等立法提案旨在通过出口管制和追踪装置防止先进AI芯片流向中国,现行《芯片与科学法案》则致力于提升本土芯片产能。但OpenAI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对部分措施持保留或反对态度,理由涉及效能、竞争力和安全漏洞等顾虑。

英伟达确有自身考量——其对华芯片销售存在强烈财务动机,历史上中国市场一直占其全球营收可观份额。比伦推测,OpenAI在芯片出口倡导上保持低调,可能是为维持与英伟达等关键供应商的良好关系。

特朗普政府的表态也存在矛盾。在2025年4月扩大对华先进AI芯片出口禁令三个月后,当局转变立场,允许英伟达AMD向中国销售部分芯片以换取15%的营收分成。

比伦指出:“我们看到国会正推进《芯片安全法案》这类对华出口管制立法,但同时持续有人鼓吹扼杀那些实际约束力温和的州级法案。”

他补充道,《第53号法案》体现了民主制度的实践——产业界与政策制定者通过协商达成共识。“这个过程虽然混乱曲折,但民主与联邦制的运作机制正是我们国家和经济体系的基石,我期待我们能持续成功践行这一模式。”比伦强调,“我认为《第53号法案》正是证明该机制仍然有效的最佳例证。”


文章标签: #AI监管 #加州法案 #AI安全 #联邦制 #中美竞争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