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反射至太空的阳光正变得越来越少,这种情况在北半球尤为显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二十年间地球反照率的下降趋势已达到可精确测量的程度。

Cover Image

NASA兰利研究中心诺曼·G·勒布博士(Dr. Norman G. Loeb)领衔的研究团队,通过分析近24年的卫星观测数据,系统测算地球向太空反射的辐射能量总值。研究涵盖太阳辐射、反照率及辐射平衡等多维度指标。

研究结果显示:自2001年以来,南北半球均呈现“变暗”趋势,反射太阳光的能力持续减弱。地球每十年每平方米吸收的辐射能量增加0.83瓦,其中北半球增幅达0.34瓦。尽管大气与洋流能抵消部分能量盈余,但净吸收量仍保持每十年每平方米0.21瓦的增长。早期研究认为南北半球的能量失衡可通过环流系统自动调节,但最新观测证实这种平衡机制正遭到持续破坏。

反射减弱主要归因于三大因素: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持续萎缩,深色地表吸收更多热能;欧美及中国区域大气污染改善,气溶胶减少导致云量下降,削弱反射能力;南半球虽因山火和洪加汤加火山(Hunga Tonga)喷发短期增加气溶胶反射,但长期效果有限。

这种反射变化揭示云层与洋流等调节机制已逐渐失效,意味着地球——特别是北半球——正在持续累积能量。对于欧洲和北美而言,这可能引发额外的增温效应。研究强调必须将反照率变化纳入气候模型,全球系统能否实现长期再平衡,抑或持续处于对称性破缺状态,将成为决定未来气候走向的关键命题。


文章标签: #地球变暗 #反照率 #气候变化 #NASA研究 #能量失衡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