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ilot代理模式发布,AI办公助手开启智能新体验
阅读全文

锤刻创思寰宇网
为支撑人工智能热潮(或泡沫)而新建的部分数据中心附近居民反映,电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飙升。这些数据中心对当地电力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给区域电网带来额外压力。彭博社报道称,某些地区电价在短短数年内上涨超过2.5倍,导致部分居民难以承担日常开支。
虽然科技行业在人工智能浪潮中表现亮眼——主要企业通过大量循环交易推动股价暴涨,但消费者却可能因电价飞涨承受负面影响。彭博社对Grid Status能源数据的分析显示,在专门用于运行和训练AI的新型数据中心周边区域,批发电价最高涨幅达267%。尽管这部分成本未必会转嫁给消费者,但现实案例证明这种情况正在发生。
57岁的残障补助领取者凯文·斯坦利(Kevin Stanley)表示,其电费在过去三年内累计上涨80%。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居民玛丽·鲁芬(Mary Ruffine)则遭遇单次费率调整导致账单骤增25%。其他匿名受访者称现有电价已使其预算濒临极限,任何进一步上涨都将突破承受底线——这些居民均居住在距离所谓“未来产业”数据中心数十公里范围内。
更严峻的是,人工智能发展才刚刚起步。今年宣布的大型数据中心项目多数尚未动工,而它们投运后的耗电量将极为惊人。有预测表明,到2035年美国总用电量的近10%将来自数据中心。OpenAI近期更描绘出“百亿GPU未来”的蓝图,暗示地球上的每个人或许都将拥有专属AI运算单元。
建设现场发电设施被视为解决方案之一。xAI的Colossus数据中心通过安装数十台燃气轮机实现快速投产;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甚至为其AI项目调运整座发电厂以确保供电稳定。这类举措若能避免挤占本地电力资源,或可抑制电价上涨,若新建发电设施产能过剩,甚至可能降低用电成本。
但即便在这种理想场景下,环境影响问题依然悬而未决。这些设施的能耗短期内不会下降,而背后的科技公司尽管面临资金压力,仍以惊人速度推进项目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