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杰克逊离经叛道恐怖喜剧,登陆新流媒体平台
阅读全文

锤刻创思寰宇网
备受期待的编剧、艺术家兼电影制作人罗南·戴-刘易斯(Ronan Day-Lewis)的导演处女作《海葵》(Anemone),已于9月28日在纽约电影节(NYFF)举行全球首映,随后将于今年10月登陆院线。这部心理剧张力十足,剧本由罗南与其父亲——同样担纲主演的丹尼尔·戴-刘易斯(Daniel Day-Lewis)共同创作,标志着这位奥斯卡影帝在息影八年后重返演艺界。这位奥斯卡得主的复出为影片赢得了大量关注与奖项期待,如今影评人在烂番茄网站上给出了最终评价,判定它是否名副其实。
这是戴-刘易斯自2017年《魅影缝匠》(Phantom Thread)后首次重返银幕,与肖恩·宾(Sean Bean)、萨曼莎·莫顿(Samantha Morton)、塞缪尔·博顿利(Samuel Bottomley)和萨菲娅·奥克利-格林(Safia Oakley-Green)同台演出。此番他饰演隐居于北英格兰森林的隐士雷·斯托克(Ray Stoker),本不期待任何访客……直到疏远已久的兄弟突然登门。据剧情简介所述,“因神秘而复杂的过往相连,两人关系紧张却偶现温情——这段关系被数十年前的破碎往事永远改变”,使这对兄弟踏上“一条克服万难寻求亲情救赎之路”。
《海葵》的期待值无疑因戴-刘易斯而提升,他常被影评人与业界同仁誉为影史最伟大的演员之一,长久缺席银幕更增添了对其复出的期待。他名下已有数部广受好评的作品,包括《魅影缝匠》与《血色将至》(There Will Be Blood),两者在烂番茄均获得91%的评分。然而,他的这部新作表现未达预期,目前仅收获26篇评论,认可度为62%。随着更多评论发布,该百分比可能上下浮动,但就目前而言,《海葵》的首秀成绩略显平淡。
尽管《海葵》的影评人共识略偏正面,使其在评论聚合网站上获得“新鲜”认证,但远未达到戴-刘易斯过往部分作品的高度。有人认为影片情节过于老套拖沓,形容其“沉闷”、“冗长散漫”,有点“无聊”。《综艺》(Variety)的欧文·格雷伯曼(Owen Gleiberman)称其为“失败之作”,“干瘪矫饰、停滞不前,充斥过多自命不凡的艺术摄影与阴郁的独立摇滚,戏剧张力不足”。《Paste Magazine》的杰西·哈辛格(Jesse Hassenger)似乎表示认同,指出“丹尼尔·戴-刘易斯与其子罗南为《海葵》注入了充沛的艺术真诚,但其中亦不乏自我放纵”。与此同时,《好莱坞报道者》(The Hollywood Reporter)的大卫·鲁尼(David Rooney)则对影片“沉闷的静默与晕眩的蒙太奇”提出批评。
然而,另一些影评人认为戴-刘易斯奉献了一场强有力的复出表演,而肖恩·宾的出色演绎更进一步强化了此效果。《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的罗比·科林(Robbie Collin)坚称“两位核心演员的表演相得益彰”,表示“宾的演绎细腻、反应自然、直觉敏锐、风趣幽默,而戴-刘易斯则完全是你记忆中的那个奇迹:每一姿态、每一瞥视、每一闪念皆承载着缜密的意图”。《Discussing Film》的比尔·布里亚(Bill Bria)称其为“一部萦绕人心、充满震撼表演的戏剧”,同时称赞罗南推出了“近年最佳导演处女作之一”。MovieWeb的影评人朱利安·罗曼(Julian Roman)在电影节首映后亦对《海葵》不吝赞美,他在影评中写道:“《海葵》令人惊叹的摄影与扣人心弦的戏剧张力,在丹尼尔·戴-刘易斯对迷人主角的化身式演绎前亦相形见绌。他以庄重、愤怒与黑色幽默掌控银幕,这场表演或可为其赢得第四座奥斯卡奖杯。”
戴-刘易斯已拥有三座奥斯卡奖座,曾凭《我的左脚》(My Left Foot)中的克里斯蒂·布朗(Christy Brown)、《血色将至》中的丹尼尔·普莱恩维尤(Daniel Plainview)及《林肯》(Lincoln)中的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三度荣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他重返大银幕使其成为下一颁奖季最佳男主角提名的最热候选人,但能否凭《海葵》中的表现最终获奖尚待观察,因影片本身评价褒贬不一,这可能整体上削弱其奖项竞争力。
《海葵》将于10月3日开启限量院线上映,并于一周后的10月10日扩大上映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