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我的世界》开发者兼资深玩家在GitHub上展示了名为《CraftGPT》的项目。凭借惊人的红石工程技术,曾因在游戏内构建1Hz CPU而闻名的Sammyuri,此次打造了一个基于TinyChat数据集训练、能在《我的世界》计算机内部运行的小型语言模型。该项目由1,020×260×1,656个方块(总计4.39亿个)构成,虽然功能正常,但存在显著缺陷:用户需“等待数小时才能获得生成结果”。

Cover Image

为运行CraftGPT建造的巨型游戏计算机在视频中亮相。Sammyuri解释称,拍摄这段计算机全景飞览视频需要使用游戏的“Distant Horizons”模组。

尽管这个红石项目令人惊叹,但CraftGPT显然无法替代在个人电脑上运行大型语言模型的传统方式。项目开发者提醒用户调整预期:“该模型极易偏离主题,生成不符合语法规范的答复,或直接输出无意义内容。”

那么Sammyuri如何利用红石实现这一创举?红石在《我的世界》中充当电子元件。视频逐组件演示了游戏内CraftGPT装置的组装过程,包含分词器、矩阵乘法器等模块。开发者强调该模型未使用命令方块或数据包,并透露:“模型具有5,087,280个参数,基于Python在基础英语对话数据集TinyChat上训练完成。”

技术细节显示,这个500万参数的模型“嵌入维度为240,词汇表包含1920个标记,采用6层结构。上下文窗口大小为64个标记,仅支持极简短对话”。开发者补充说明:“多数权重被量化为8位,但嵌入层和LayerNorm权重分别以18位和24位存储。”

在性能表现方面,CraftGPT与日常聊天机器人存在巨大差距。除了前述的应答质量问题,其最突出的瓶颈在于运行效率——即便通过MCHPRS(我的世界高性能红石服务器)将运算速度提升至40,000倍,系统仍需约两小时响应简单指令。

值得回顾的是,《我的世界》红石技术此前已创造过独立16位CPU、以及能运行《毁灭战士》(1993)版本的IRIS计算机等突破性成果。


文章标签: #我的世界 #红石技术 #人工智能 #游戏创新 #技术突破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