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真实赛车模拟《神力科莎:进化》推出大型更新,实现在线对战功能,新增车辆赛道
阅读全文

锤刻创思寰宇网
海外媒体彭博社(Bloomberg)的记者贾森·施赖尔(Jason Schreier)于9月27日发表文章,结合本月众多新作发布的背景,对当前游戏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见解。
施赖尔在文章中指出,游戏行业正面临供给过剩的局面。他以多款热门游戏为例,包括备受期待的续作《空洞骑士:丝之歌》(Hollow Knight: Silksong)、正式发布的《哈迪斯2》(Hades II),以及《英雄传说:空之轨迹 the 1st》、《无主之地4》(Borderlands 4)、《消逝的光芒:野兽》(Dying Light: The Beast)和《寂静岭f》(Silent Hill f)等,这些作品均集中在9月发布。
施赖尔认为,游戏行业目前处于收缩期,增长停滞导致大型游戏公司纷纷裁员。尽管疫情期的巨额投资未能获得预期回报是原因之一,但他强调,游戏数量过多才是更核心的问题。
根据非官方数据库SteamDB的数据,2024年已发布18,626款游戏,相比2020年的9,656款翻了近一倍。这一增长源于多种因素:玩家对游戏的兴趣上升、廉价易用的开发工具普及、行业门槛降低等。此外,过去十年玩家全面转向数字平台,使得即使没有与大型发行商达成“占据零售店前排货架”的协议,作品也有机会获得可观销量。
施赖尔进一步指出,大量新作还需与《反恐精英2》(Counter-Strike 2)、《Dota 2》和《绝地求生》(PUBG: BATTLEGROUNDS)等长盛不衰的老游戏竞争。在此背景下,游戏市场不仅新作饱和,几乎已无新进入者的空间。即便是由数百人团队耗时数年开发的作品,也难免淹没在新作的海洋中。
施赖尔也提到游戏开发民主化带来的积极面:可能催生更具创意和趣味的作品,玩家拥有更多选择。然而,对于投入数百亿日元级资金的企业而言,这绝非小挑战。他将现状与20世纪80年代因低质量游戏泛滥引发的市场崩溃(即“雅达利冲击”)相提并论,但强调差异在于:“如今是游戏太多,而且其中许多非常有趣。”
面对游戏供给过剩的状况,行业也在寻求解决方案。市场研究公司Newzoo在《2025年全球游戏市场报告》(The Global Games Market Report 2025)中指出,尤其是8月至11月的假日季发布过于集中,导致销量“自相残杀”。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2024年12月间,所有单人游戏中有半数在此窗口期发布。
Newzoo认为这种扎堆假日季发布的策略已过时且低效。分析表明,与2月至5月发布相比,8月至11月发布的游戏在玩家数量等指标上平均表现低34%。从市场曝光和长期收益角度看,选择竞争较少的时段发布更为有利。但即便在非热门期,开发者仍可能遭遇与突然公布的焦点作品撞期的风险,如今这种突发性营销策略也需纳入考量。
近年来,即便是小型独立工作室的作品,与3A大作比肩的例子已不罕见。单纯跟风热门类型或一味提升品质的成功概率愈发渺茫,吸引眼球的营销策略变得更为关键。在游戏供给过剩的当下,发布时机或许也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对玩家而言,好游戏多是幸事;但对开发与发行方来说,市场饱和正是他们当下必须直面的一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