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而立之年的读者或许还记得“3Dfx Voodoo”这个名字,这款显卡正是3D游戏革命的奠基者。三十年后,YouTube博主PixelPipes重新审视了这款革命性硬件——他展示的改装版本配备了12 MB显存(原为4 MB)并增加了一个纹理映射单元,这些改造基于罗马尼亚硬件逆向工程师“sdz”的技术成果。

Cover Image

PixelPipes的视频详细演示了改装如何大幅提升Voodoo显卡的性能。核心结论是:当搭配同时代足够强大的CPU时,改装卡的性能表现已接近其继任者3Dfx Voodoo 2(这款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知名度更高),仅剩时钟频率差异。

更令人惊讶的是其技术原理:Voodoo的初始设计其实采用了多节点总线架构。标准Voodoo显卡包含一个处理多边形并生成最终画面的帧缓冲接口芯片,以及一个支持双线性过滤的纹理映射单元芯片。这些芯片间通过2×16位总线连接(读写各占一条通道),其中写入总线可访问最多三个纹理映射单元,返回数据则通过单元间的单向串行连接传递至纹理映射单元0。

若认为这种设计已显前瞻性,那么Voodoo原生支持SLI技术的事实更令人惊叹。当时多家公司推出了强化版本,通过增加纹理映射单元、扩展显存、附加子板甚至单卡实现SLI等技术提升性能。据记载,Quantum3D是专业市场及街机领域这类配置的主要制造商。

关于显存配置:标准卡上的帧缓冲接口芯片与纹理映射单元芯片各配备2 MB专用显存,总和为4 MB。这解释了其分辨率限制在640×480的原因——帧缓冲与工作数据需共享这2 MB空间。为每个芯片增加显存后,即可支持800×600分辨率并提供更充裕的纹理数据存储空间。

sdz设计的改装卡采用开源方案,将帧缓冲接口芯片连接至两个纹理映射单元,每个芯片配备4 MB显存,总计12 MBPixelPipes指出该变体无法兼容Quantum3D驱动,导致依赖Direct3D的游戏无法运行。但专为3Dfx打造的Glide API仍可正常工作,通过调整autoexec.bat中的环境变量后,他成功让显卡运行了多款游戏。

测试表明原版Voodoo设计实际受限于CPU性能。在当代奔腾平台上,改装卡相比原版卡提升有限;但切换到奔腾II系统后,改装Voodoo性能彻底释放,速度提升达40%至60%——仅通过增加纹理映射器和显存就实现如此飞跃。值得一提的是,Voodoo 2的基础架构与此相似,主要差异在于时钟频率从50 MHz提升至90 MHz

若您对此技术深潜感兴趣,强烈建议观看PixelPipes的完整视频。笔者仍清晰记得首次目睹Voodoo 2运行《雷神之锤》时的震撼:高分辨率下丝滑流畅的画面与清晰纹理带来的颠覆性体验。尤其在见识过英伟达初代显卡NV1的平淡表现后,这种视觉飞跃更显非凡。


文章标签: #3Dfx #Voodoo #显卡改装 #性能测试 #硬件历史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