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悄然推出四款锐龙CPU,包括精简版Zen4与Zen3型号
阅读全文

锤刻创思寰宇网
Newzoo(ニューズー)于9月9日免费公开了《Newzoo's Global Games Market Report 2025》报告。基于其统计数据,报告分析了游戏开发商为获取新玩家而实施“抢先体验”策略时的理想周期。
这家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市场调研分析公司,主要专注于游戏、电子竞技及移动市场领域的研究。本次发布的免费报告中,涵盖了全球游戏市场的多项统计数据。
报告特别针对“抢先体验周期”提出见解,通过数据揭示了何种时长的抢先体验能够有效维持游戏正式发布时的人气热度。报告数据统计范围涵盖2021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启动抢先体验并在此周期内正式发布的游戏,收集了除中国和印度外37个国家地区在正式发售後三个月内的平均新增玩家数。
对比抢先体验最初三个月的表现,大多数游戏在正式发布时都未能超越抢先体验初期的用户增长势头。但值得关注的是,那些抢先体验周期在4至9个月的游戏,部分作品在正式发布时的新增玩家数呈现更显著增长。基于此,报告分析认为:若以正式发布时获取新玩家为目标,6个月左右是最佳抢先体验周期。报告指出,能在此周期内完成正式发布的游戏,通常具备较高基础品质,并在持续获取用户反馈过程中进行了迭代优化。
当然也存在例外:持续开展约两年抢先体验的《V Rising》和《Ready or Not》(準備はOK?)在正式发布时仍获得了大量新玩家。同样经历8个月抢先体验的《戴夫潜水员》(デイヴ・ザ・ダイバー)亦作为“异常值”,在正式发售时吸引了大量玩家。但若排除这些特例,至少根据Newzoo的分析,前述的6个月左右周期仍可视为“最优抢先体验时长”。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游戏行业营销咨询机构GameDiscoverCo的西蒙·卡利斯(Simon Carless)曾对抢先体验时长与正式版销量关联性进行过分析。该研究对比了2015至2023年间发布的1500余款游戏在抢先体验阶段与正式发售後首三个月的预估销量,发现抢先体验周期越长,正式发售时的销量往往呈现递减趋势。不过西蒙也指出,更长的抢先体验期能通过特卖活动等方式增加愿望单用户的转化机会,因此只要预期到正式发售时的销量减缓,延长抢先体验并非绝对劣势。
近年来不仅是Steam,主机平台采用抢先体验模式的游戏也逐渐增多。抢先体验周期基本由开发者自主决定,既有在一年内快速转正的作品,也不乏持续数年的案例。Newzoo的这份报告实际上警示了过长的抢先体验可能会削弱正式发布时的新玩家增长动能。
当然,影响正式发布时新玩家增长的因素不仅限于抢先体验时长,还包括更新策略、正式发布时机等复合条件。但统计数据给出的6个月参考基准仍具启示意义——这个相对较短的周期会否引领未来开发趋势,值得业界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