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取消初代SOCAMM发布,转向开发新一代版本
阅读全文

锤刻创思寰宇网
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渴望体验《印第安纳琼斯与古老之圈》(Indiana Jones and the Great Circle)的DLC《巨人之序》。如果您读过我对本体游戏的评测应该记得,我非常喜欢去年年底推出的原版游戏,并给出了9分的高评价:
《印第安纳琼斯与古老之圈》是一款出色的冒险/动作游戏,它拥有最精彩的印第安纳琼斯故事线之一,奖励探索的精妙关卡设计,以及惊艳的光追视觉效果。这可能是我们见过最优秀的亨利·沃尔顿博士专属游戏。
确实,这款游戏获得了评论界和玩家的广泛赞誉,尽管因发售时间较晚未能参与杰夫·基斯利(Geoff Keighley)主办的游戏大奖评选。包括我在内的许多玩家自然对故事DLC充满期待——甚至在本体游戏发售前就已获悉其开发计划。
以巨人之序作为主题也显得恰如其分,这无疑是《印第安纳琼斯与古老之圈》中玩家最想深入探索的核心谜团之一。然而实际体验却令我相当失望。请不要误会:本体中的多数优点在此得以保留,例如玩法机制,尤其是本次更加复杂的解谜设计。问题在于,尽管开发者在2025年科隆游戏展采访中将其定义为“故事驱动型DLC”,《巨人之序》在这方面完全不及格。不仅叙事线索极其单薄,未能提供足够的信息解答,更糟糕的是它以虎头蛇尾的方式收场——当DLC标志在唯一一场Boss战后闪现时,绝大多数玩家都会愕然无语。
这场Boss战设计尚可,此前也有(预料之中的)剧情转折,但整体流程过短且对体验缺乏实质意义。作为首发时期(甚至更早)体验游戏并专程回归的玩家,我敢断言即便将DLC视作游戏内众多支线内容之一,其薄弱品质依然显而易见。即便从这个角度衡量,《巨人之序》相比其他内容也难免相形见绌。DLC甚至没来得及充分展开密特拉教派(Cult of Mithras)的背景故事就仓促结束。它本具备潜力,但需要更深入的雕琢。
即使承诺中深入罗马城区的设定令人振奋(尤其对意大利玩家而言),但事实上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古罗马下水道系统马克西玛暗渠(Cloaca Maxima)中。虽然地下探险符合游戏调性,但未能融入实际历史建筑与街道景观实属浪费机遇。
说实话,体验《巨人之序》的最佳理由在于重温游戏卓越的视觉效果——较我上次游玩时又有进一步提升。此前版本既无路径追踪,也缺少英伟达DLSS光线重建技术,但这还不是全部。先期更新已追加光线追踪局部光源,确保光追阴影覆盖所有光源,尤其显著提升室内场景质感。本次更新则引入RTX发丝技术,利用GeForce RTX 50系列显卡的线性扫描球体图元(LSS)实现更逼真的毛发渲染。改进效果显而易见,但由于游戏以第一人称视角为主,仅能在过场动画中察觉——而DLC中过场动画屈指可数。
总体而言,游戏画面堪称华丽。更重要的是运行几乎完美无瑕,这得益于MachineGames工作室及其源自idTech 7的MOTOR引擎。无需担心卡顿问题,因为根本不存在。
因此,我依然强烈推荐尚未尝试的玩家购买《印第安纳琼斯与古老之圈》,但对《巨人之序》DLC无法给出相同建议——至少在当前19.99美元售价下调之前不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