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恐怖片而言,这确实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随着颁奖季拉开帷幕,首批竞争者逐渐浮出水面时,这类题材往往会被推向边缘——但2025年或许将改写历史。据《好莱坞报道者》(The Hollywood Reporter)披露,华纳兄弟(Warner Bros.)正全力推动变革。

Cover Image

这家缔造了本年度最成功恐怖电影的制片厂,正为旗下两部力作《罪人》(Sinners)与《凶器》(Weapons)发起冲奖计划。由瑞恩·库格勒(Ryan Coogler)和扎克·克雷格(Zach Cregger)执导的这两部作品,与《我的世界》(A Minecraft Movie)、《超人》(Superman)及《F1》共同助力华纳2025年全球票房大获全胜。恐怖类型片更成为其制胜法宝,多数作品均实现了商业口碑双丰收。

深谙行业者都清楚,恐怖片极少获得评论界青睐,主流奖项提名时也常被遗忘。《好莱坞报道者》特别指出,在华纳联席CEO迈克尔·德卢卡(Michael De Luca)与帕梅拉·阿布迪(Pamela Abdy)的运筹下,公司将全力推动《罪人》与《凶器》角逐明年奥斯卡,试图将其写入学院奖罕见的恐怖片获奖史册——此前仅有1991年《危情十日》(Misery)、1992年《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和2018年《逃出绝命镇》(Get Out)成功折桂。

尽管提名前景尚存变数,我们仍可大胆预测:《罪人》极可能入围最佳原创配乐最佳摄影德洛罗·林多(Delroy Lindo)有望角逐最佳男配角最佳艺术指导亦值得期待;而更具传统恐怖色彩的《凶器》则可能在最佳化妆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以及茱莉亚·加纳(Julia Garner)的最佳女主角奖项上有所斩获。

2025年恐怖佳作远不止双雄争锋

除《罪人》与《凶器》外,今年仍有其他恐怖力作持续证明该类型为何能经久不衰且利润可观。相较于其他类型片,恐怖电影投资相对经济,系列作品更易衍生续作与重启之作——讽刺的是,这个充斥着死亡的题材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死神来了:血统》(Final Destination Bloodlines)豪取数亿美元票房,印证了观众对经典IP回归的渴望;《28年后》(28 Years Later)延续了丹尼·博伊尔(Danny Boyle)创造的丧尸宇宙,再次证明不死族仍具市场号召力;而《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I Know What You Did Last Summer)与《梅根》(M3GAN)等IP重启则成绩参差。近期上映的《招魂:临终仪式》(The Conjuring: Last Rites)更打破全球恐怖片开画票房纪录。

原创恐怖片同样不容小觑:《陪伴》(Companion)、《带她回来》(Bring Her Back)、《危险生物》(Dangerous Animals)、《心瞳》(Heart Eyes)与《在一起》(Together)等作品虽因缺乏IP基础承担更高市场风险,票房表现往往稍逊,但它们持续印证着原创恐怖题材永不消亡的生命力。


文章标签: #华纳兄弟 #恐怖片 #奥斯卡 #罪人 #凶器

负责编辑

  星鸢依依 

  愿我的生命如星光般璀璨夺目,如风筝般在广阔天空中自由翱翔,与心爱的人携手共舞,在无垠的天际下编织永恒的浪漫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