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头条新闻并与用户交流,会在某种程度上清晰地意识到:人工智能已经接管世界,甚至可能开创了一个新纪元。从普通民众到大型企业,似乎所有人都登上了这场人工智能热潮的列车——其声势之浩大,不仅催生了全新的产业形态,更让现有企业获得了超乎想象的增强。如今越来越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ChatGPT这类服务,企业则采用商用级人工智能工具辅助运营,甚至出现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员工的趋势。

然而美国人口普查局开展并由Apollo报道的最新调查显示,大型企业可能正在放缓人工智能的应用步伐。数据显示(点击展开下方推文),大型企业(指员工超过250人的企业)的人工智能使用率正在下降。下滑趋势始于6月,当时使用率约为13.5%,到8月底已降至12%左右。代表中小型企业的其他曲线也多数呈下降态势,仅少数仍保持增长。
需要说明的是,这项双周调查每两周采集一次样本,但数据发布存在延迟,因此统计准确性可能存在波动。近期人工智能领域的其他消息也显得扑朔迷离:英伟达(Nvidia)发布季度财报后股价下跌,尽管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声称其人工智能GPU已售罄。甚至有分析师开始预警潜在的“人工智能寒冬”,这可能进一步抑制人工智能热潮。
自1902年成立的美国政府机构——美国人口普查局,每两周开展一次《商业趋势与展望调查》(BTOS)。该调查是美国衡量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情况的核心指标,其最新报告显示自2022年开始追踪以来首次出现下滑。截至2023年底,仅约3.9%的企业采用人工智能销售或生产商品/服务,该数字在2024年中期曾升至5%以上。这项覆盖120万家企业的调查具有较高可信度。
批评者指出,早期过度热衷人工智能技术导致当前出现回调。近期斯坦福大学研究显示,人工智能导致美国年轻劳动者就业率下降13%。哈佛大学后续研究进一步证实,初级岗位受人工智能冲击远高于高级职位。这些数据与企业早期为扩大利润空间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的现象吻合——最终在未能显著削减成本的情况下反而减少了工作岗位。
这种趋势不仅限于大型企业。6月对150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中小型企业的人工智能应用也在萎缩。不过需要区分的是: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工作,与直接用人取代工替代劳动者存在本质差异。企业仍需要人力来控制和管理人工智能系统以最大化其潜力,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确实正在取代原本由人类承担的工作,从而推高失业率。
要对人工智能行业现状做出明确判断,还需要更长期的观测数据。超微半导体(AMD)高管上周末在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强调人工智能“尚未被充分重视”,其底层硬件确实为企来带来巨额利润。因此目前仍不乏对该技术前景的乐观预期。但随着大小企业纷纷显现收缩迹象,这个受益于全球热潮的行业将如何应对非持续增长的现实局面,将成为值得关注的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