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12月起,量子计算股票便成为市场焦点。当时谷歌(Google)的尖端Willow芯片能在5分钟内完成特定计算任务,而当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完成同一任务需耗时100亿亿亿年(10^25年)。这一突破不仅激发了市场广泛想象,也吸引了包括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和OpenAI的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在内的知名创新者的关注。

谷歌的Willow量子计算架构具有双重革命性:其能在增加量子比特扩展系统规模时动态减少误差,从而突破了一项重大技术障碍。
尽管这一进展引发了对比特币的末日预测——因其存储在理论上仍易受量子计算突破影响的AES加密钱包中——但我们当时便指出,随之而来的恐慌情绪大多多余。毕竟破解该加密货币加密需要多达1500个量子比特持续运行15至20年。值得注意的是,谷歌Willow芯片目前仅包含105个量子比特。
然而量子计算最终很可能强大到能破解AES加密。若成真,以当前比特币约11.2万美元价格计算,预计将引发价值高达8790亿美元的资产争夺战。
根据Sound Money Report分析师罗南·曼利(Ronan Manly)的最新研究,目前有230万至780万枚比特币(相当于流通总量的11%至37%)滞留在休眠钱包中,这些钱包因密钥遗失或持有人猝逝而无法访问。
这意味着一旦量子计算破解AES加密,最多37%的比特币流通供应可能被激活,为先行者带来巨额收益。由此产生的抛压可能巨大到独自引发比特币的完整熊市周期。
届时绝大多数比特币持有者将转向抗量子计算攻击的强化钱包,但休眠钱包很可能无法实现这种过渡,特别是因持有人猝逝而遗失的比特币。
当然,以当前量子计算系统的有限能力来看,这场财富盛宴的到来仍需时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