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因中国最大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SMIC)的良率问题,将其对中国AI GPU(人工智能图形处理器)预期收入下调了一半。作为中国领先的本土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受美国制裁影响,无法使用最新光刻设备制造尖端芯片,导致其不得不应对低良率困境。据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27年中芯国际每月至多能生产1.8万片AI晶圆。

Cover Image

根据社交媒体用户分享的摩根士丹利报告片段,截至今年年底,中芯国际的GPU良率预计仅为30%。在半导体制造中,良率指每片晶圆上可用的芯片数量。良率越高,企业成本越低,因为每片晶圆可产生更多收入,而无需承担废芯片带来的高成本损耗。

报告显示,这家中国芯片制造商今年预计每月生产7000片晶圆。这些晶圆主要涵盖华为的昇腾AI芯片,今年将聚焦于昇腾910B,并于2026年转向910C

华为昇腾910C由两颗910B晶粒组成。摩根士丹利数据显示,一片12英寸中芯国际晶圆可容纳78910B晶粒或39910C晶粒。多项报告表明,中芯国际仍仅限于生产7纳米芯片。这一限制源于该公司无法获得阿斯麦(ASML)的最先进EUV光刻设备。与传统DUV光刻相比,EUV光刻能在硅片上印制更细微的电路。

为弥补新设备不足,这家中国企业不得不采用多次图案化技术。该技术通过将掩模分为多个部分逐次印制电路。虽然DUV设备理论上可生产7纳米芯片,但EUV设备能减少生产步骤并优化成本与良率。

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今年单颗910B芯片成本预计为5万元人民币,而910C预计达11万元人民币。后者较高成本似乎反映了芯片封装及两颗910B晶粒的叠加价格。

基于这些价格与产量数据,该投行预估中芯国际2025年、2026年及2027年的收入分别为5850万元、9400万元和1.36亿元人民币。报告同时显示,中芯国际正受低良率困扰,今年910B良率为30%,预计到2027年将提升至70%

补充细节表明,低良率已影响这些预估。另有社交媒体用户透露,摩根士丹利先前报告曾预期中芯国际2025年、2026年及2027年的收入将分别达到1.46亿元、2.12亿元和2.865亿元人民币


文章标签: #中芯国际 #摩根士丹利 #AI芯片 #良率 #华为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