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战纪票房惨跌,创系列最差次周跌幅
阅读全文

锤刻创思寰宇网
英特尔现已正式退出其在中国的NAND闪存业务。根据中国工商登记文件显示——该信息由DigiTimes率先披露——英特尔半导体存储技术(大连)有限公司已于9月1日完成更名,标志着SK海力士(SK hynix)已实现对该公司全资控股。该工厂注册资本为5010万美元,现法定代表人为SK海力士高管金英锡(Young-Sik Kim)。
此举意味着SK海力士以9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NAND及SSD业务的交易最终完成。该交易于2020年首次宣布,并于今年4月完成交割。该晶圆厂是英特尔在中国设立的首个工厂,于2010年正式投产。
尽管自2021年起该工厂一直由SK海力士实际运营,但此次更名标志着所有设施及人员的正式移交。英特尔亚洲控股已于今年3月退出股东行列。
时机选择绝非巧合。就在更名信息公示数日前,美国商务部正式撤销了此前授予三星(Samsung)和SK海力士的“经验证最终用户”(VEU)许可。该许可自2022年10月生效,原定2024年到期,允许两家企业在未经逐案审批的情况下向中国工厂进口美国半导体设备。如今这一特权已永久失效。
许可证撤销将对两家韩国企业在中国大陆的晶圆厂造成冲击,但大连工厂(Fab 68)将首当其冲。虽然将于12月31日生效的禁令不影响现有设备的维护支持,但彻底断绝了工厂进行扩产或升级尖端设备的可能性。
目前大连工厂据信正在生产192层NAND闪存——这是继承自英特尔的技术堆叠方案,至今仍是许多基于四层单元(QLC)消费级SSD的基础技术,尤其通过现隶属SK海力士的Solidigm公司进行销售。若无法获得更新的美国设备,大连工厂的未来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恐难以过渡至SK海力士最先进的238层或321层NAND技术。
SK海力士虽然获得了品牌、资产和市场份额,但失去了在中国自由扩张的能力。随着华盛顿方面试图加强对半导体设备的管控,这种扩张将变得愈发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