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过程中,会播放各种音效。例如在FPS(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中,有射击和枪械装填的声音;在动作游戏中,则存在刀剑碰撞的声响。这些音效有时会使用付费或免费发布的素材,但为了营造更贴合作品的临场感并表现其世界观,进行拟音(Foley sound)——即单独录制音效——也很有必要。近日,一位以有限预算完成音效录制的独立游戏开发者引发了话题,海外媒体80 Level对此进行了报道。

Cover Image

引发讨论的是一位名为Lonely Orca的游戏开发者。他在2020年因新冠疫情失业后,开始着手开发一款以越南战争为题材、采用体素世界的多人FPS游戏《Born to Build》。该游戏使用其自研的定制体素引擎“SALT”打造,强调制造元素,例如玩家可以手持铁锹挖掘战壕或建造掩体。

此外,作为一名在1990年代成长、并经历过“在线多人游戏黄金时代”的玩家,他表示旨在重现昔日的游戏体验。因此,为了推出一款纯粹享受游戏过程、没有战斗通行证和战利品箱等机制的游戏,他计划采用基本免费的模式发布。

9月3日Lonely Orca在Reddit上发布了一段视频,配文写道“Sound design quarterly budget: potato(本季度音效设计预算:一颗土豆)”,传达出预算极其有限的情况。根据开发团队的规模,有时也会在专业拟音棚中进行录制,但此次Lonely Orca通过巧思实现了低成本录制。

视频中展示了为装填弹药的一系列动画——包括弹出空弹匣、插入新弹匣——匹配音效的过程。Lonely Orca使用的道具包括Zippo打火机、卷尺、手机三脚架以及家门钥匙串。所有这些都属于日常用品范畴,他很可能就是利用家中现有物品完成了音效录制。

每个单独的音效都平淡无奇,与枪械装填声相去甚远。但通过组合并匹配到画面上,它们神奇地转变为了类似装填的声音。首先,在弹出弹匣的步骤中,他混合使用了卷尺弹出几厘米后收回时的声音和打开Zippo打火机盖的声音,共同模拟出金属弹匣弹出的效果,呈现出颇具临场感的音效。随后,在为安装新弹匣配音时,他巧妙地分别使用了上述四种道具,在没有使用任何真枪的情况下,再现了金属碰撞的声响和机械运转的“咔嚓”声。

Lonely Orca向80 Level透露,他本人曾是一名处理SFX(音效)的视频编辑,因此对那些被反复使用、陈旧过时的音效非常敏感。每当在电影或游戏中听到耳熟的音效,他就会想起自己处理过的声音素材库。正因如此,即使无法达到录音棚的品质,他也希望从头开始自己创建音效。

不仅是在游戏领域,在音效设计中,出人意料地使用日常用品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不过,通常还是会结合乐器、工具等,以寻找最接近预期或符合想象的声音为目标。Lonely Orca的“超低成本音效设计”之所以受到关注,在于它所有的道具似乎都能在身边轻易找到。

在Reddit的帖子中,除了用户对其低成本实现目标音效的手法表示惊叹之外,也有不少人向Lonely Orca分享了录音技巧和改进建议,实现了知识的共享。有观点认为,在追求自然音效的拟音领域,“往往只在做得不好时才会被发现”,这对小规模或个人开发者来说可能是个难以入门的领域。另一方面,也有报告称,尝试之后这可能变成一种爱好或是开发过程中的乐趣,像本次的Lonely Orca一样,似乎也有开发者特意在此方面展现其执着。对于《Born to Build》(《建造天赋》),其音效方面的匠心也值得关注。

Born to Build》目前仍在开发中。


文章标签: #游戏开发 #音效设计 #独立游戏 #拟音艺术 #低成本创新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