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史密斯(Will Smith)在社交媒体发布的欧洲巡演视频中,人山人海的粉丝正为他疯狂欢呼。“巡演最美好的部分就是能近距离看到大家,”视频配文写道,“也感谢你们来看我。”

Cover Image

人群中,有些粉丝高举着表达对史密斯热爱的标语,其中一块甚至写着他的音乐曾帮助自己战胜癌症。但这些视频却透着诡异——乍看真实可信,细看却能发现数字技术扭曲的面孔、不合常理的手指排布,以及一系列经过诡异处理的画面特征。

视频的怪异感引发粉丝质疑现场画面系AI生成。这对因“掌掴事件”声誉受损的史密斯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若他确实使用AI技术虚张演唱会声势,甚至编造粉丝借其音乐抗击癌症的故事,都将构成无可辩驳的负面新闻。

不过这些粉丝很可能是真实存在的——至少现有证据如此指向。(目前尚无可靠技术能判定内容是否由AI生成,这也导致当前网络环境陷入虚假信息的泥沼。)科技博主安迪·贝奥指出,史密斯在整个巡演期间发布的部分照片视频中,确实出现了与争议视频中相同的粉丝面孔和应援标语。

关键在于:这些早期发布的内容未见合成痕迹,但在新视频中却呈现出明显的AI生成特征。推测史密斯团队将真实影像与以真实照片为素材的AI生成视频进行了拼接,这种混合处理使得视频真伪更难辨别。

但社交媒体观众不会费心去翻查史密斯的历史帖子验证真相,他们更可能直接认定明星在发布虚假粉丝视频——即便事实并非完全如此,这种行为仍令人极度不适。

更不凑巧的是,YouTube近期正在测试通过“传统机器学习技术对部分短视频进行去模糊、降噪和清晰度提升”的功能,这项处理使得史密斯在该平台的短视频比其他平台版本显得更虚假。平台创作者联络负责人雷内·里奇已表示将很快允许创作者关闭此功能。

固然可以辩解称史密斯并未欺骗粉丝——其团队只是运用AI将照片转化为视频素材以增强视觉冲击力,这种操作与其他视频编辑技术并无本质区别。但公众对生成式AI的接受度远低于自动调音或Photoshop等现有创作工具。即便使用传统技术,当艺术家过度依赖工具达到失真的效果时,同样会引发粉丝反感。

就像粉丝购票观看流行歌手演出后,若发现其唱片效果全靠自动调音修饰拙劣唱功,会产生受骗感;亦如聘请模特拍摄面霜广告却用技术修掉其面部痘痘——一旦艺术家破坏了受众信任,即便你是《新鲜王子妙事多》(The Fresh Prince of Bel-Air)的主角,也难重获人心。


文章标签: #威尔史密斯 #AI视频 #粉丝争议 #社交媒体 #数字造假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